因悟维颠匪一绳,遂无心续祖师灯。
祇图尘世难窥影,远入深峰不记层。
土木形骸从朽腐,冰霜志节自坚凝。
非吾同伴如相觅,牢闭蓬门定不应。

【注释】

因悟:即“因缘悟道”,指因缘际遇而开悟。维颠:指禅宗六祖惠能,曾说“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无物,何处染尘埃”。匪一绳:不是一根绳子。遂无心续祖师灯:于是无心再续承继六祖灯传。遂:于是,就。无心:没有心思,无心再续承继六祖灯传。祖师灯:指禅宗祖师的法灯,比喻佛法。

祇图:只想着。尘世:尘世之人。难窥影:难以看清真相。远入深峰不记层:远入深山不见其高低。比喻超然物外,不受世俗干扰。土木形骸从朽腐:指人的形体像土和木一样,会腐烂。土木:土和木,这里借指人的肉体。形骸,指人的身体或形体。朽腐:腐烂、腐朽。比喻人的肉身将衰败,不能长久。冰霜志节自坚凝:如同冰霜一般坚贞不渝,志节坚定。冰霜:比喻高洁坚韧的品质。志节,指人的志向和节操。自坚凝:自然坚贞。比喻人的志趣高尚。非吾同伴如相觅:不是我志同道合的人。相觅:寻找志同道合者,相互投合。牢闭蓬门:紧闭柴门,形容隐居。蓬门:指简陋的门户,蓬草编成的门。定不应:一定不会应允(指出仕)

【赏析】

此诗为《赠僧》七律之一首,是作者与一位隐士交往后写的一首赠别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以“因悟”为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超脱。

写因悟而悟道,不再执着于世俗名利。颔联写因悟而远离尘世烦恼,进入山水之间。颈联写因悟而保持坚贞品质,不畏世俗纷扰。尾联写因悟而隐居山林,不问世事,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