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代公侯墓,酹坛攲倾牧儿聚。
凄凉翁仲满身苔,独对寒松泣秋雨。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和重点诗句来理解。
【答案】
“古墓”:指墓地。“不知何代公侯墓”,不知道是哪一代的公侯墓地。“酹坛”:祭坛,是旧时举行祭祀仪式
时在祭坛上酹酒的场所。“攲倾”:倾斜倒塌。“牧儿”:放牧的童子,此处指牧童。“翁仲”:古代一种石雕,形如人
立于柱端的石制翁,因而得名。“满身苔”:长满了苔藓。“寒松”:冷峻苍劲的松树,此处借以形容诗人自己
的形象。“泣秋雨”:哭泣着秋雨,表现了诗人悲凉凄苦的心境。译文:无法知道是哪一代的公侯墓地,祭祀的人在
倾斜倒塌的祭坛上聚集。凄凉的翁仲满是苔藓,独自对着冷峻苍劲的松树哭泣着秋雨。赏析:此诗写一个牧童在古墓前
祭祀,祭祀的对象是一个没有姓名的公侯墓,而祭祀的人却是一个满身长苔的翁仲。作者从这个看似不合情理的现象
出发,展开联想,想到自己的身世与处境,联想到自己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于是悲从中来,泪水夺眶而出,情不自禁
地在寒松下哭泣起来。此诗构思新奇,想象大胆,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