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何曾计此身,老来方觉负初心。
故山无地堪栽竹,犹傍人家看竹林。
诗句解析与翻译:
- 竹边 - 指竹林旁边的地方。在古代诗文中,竹子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 野性何曾计此身 - 描述一个人在大自然中的自由状态,不受世俗束缚,保持原始的野性。”计此身”意指思考或担忧自己的生命、地位或命运。
- 老来方觉负初心 -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才意识到曾经的志向可能未能实现或已被遗忘。”负初心”即辜负最初的理想或愿望。
- 故山无地堪栽竹 - “故山”指的是故乡的山,“无地堪栽竹”表示在故乡已没有地方可以种植竹林了。
- 犹傍人家看竹林 - 尽管没有土地种植竹子,但仍然可以在附近人家的院子里看到竹林的景象。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译文:
在竹林旁边,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忘却了尘世的束缚。随着年岁增长,我开始反思是否辜负了我的初衷和梦想。我发现在故土已经没有适合种植竹子的地方。尽管如此,我在附近的人家还能看到他们种下的竹林,感受到自然的亲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自然美的感悟与反思。首句通过“竹边”引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切感受。第二句“野性何曾计此身”反映了诗人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第三句“老来方觉负初心”,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反思,可能是由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或对理想的追求未能如愿以偿。第四句“故山无地堪栽竹”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故乡失去植竹之地的遗憾。最后一句“犹傍人家看竹林”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虽不能亲手植竹,但对自然环境仍有一份敬意和珍惜。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体悟和对自然的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