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晚投山寺,萧然异人境。
石房云气深,苔阶雨声冷。
心清不成寐,篝灯对孤影。
清猿亦可人,长啸西南顶。

晚宿山寺

译文:天色已晚我投宿在山寺,环境萧疏与尘世完全不同。

赏析:首联“日晚投山寺,萧然异人境”直接描写了时间——傍晚,地点——山寺,以及感受——环境的萧索与不同。这种环境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心态。

石房云气深,苔阶雨声冷
译文:进入石屋深处感受到云雾缭绕,踏过青苔台阶听着雨声清冽。
赏析:此句中“云气深”和“雨声冷”都是通过声音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幽静、清凉的感觉。这种声音上的描写增强了诗中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诗人所处的环境。

心清不成寐,篝灯对孤影
译文:心灵清澈无暇使我难以入睡,点燃篝火对着孤单的身影。
赏析:这里诗人通过“心清”和“不成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纯净和宁静,而“篝灯对孤影”则是一种孤独而深沉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在深夜中的沉思与感慨。

清猿亦可人,长啸西南顶
译文:清脆的猿声也可以成为令人喜爱的音乐,高亢地长啸声来自西南峰顶。
赏析: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高潮,以“清猿亦可人,长啸西南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声响的深刻感悟和热爱。这里的“亦可人”表明即使是自然界的声音,如猿声、雨声等,也能触动人心,引人入胜。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深深喜爱和内心的平和。同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感官体验(如视觉的“云气深”、“苔阶雨声冷”、听觉的“长啸”),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