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狭难并车,相逢苦踟蹰。
踟蹰将何念,所念在康衢。
康衢平如砥,八达无斜迂。
君子之所履,所履常虚邪。
折旋应规矩,永矢无越逾。
有时亦壅底,久之还廓如。
狭道殊径捷,小人所争趋。
夙夜不遑止,草露多沾濡。
势利迭相倾,旋踵成迁渝。
迷眩不知返,逝将致沦胥。
康衢吾所遵,狭道吾所吁。
遄车返山林,守一以自娱。
大道既凋丧,安能复区区。

【赏析】

《道狭踟蹰行》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道”为主线,以“道”的变迁为背景,通过写“道”,表现了社会的现实和人生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给人以启示。

道狭难并车,相逢苦踟蹰。(道:道路,引申为仕途。踟蹰:徘徊不前。)

“道狭难并车”四句,描绘出诗人所面对的艰难局面。在狭窄的道路上行走,难以与他人并肩同行。诗人在困境中感到迷茫彷徨,进退不得。这两句诗,以简练的语言,刻画出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踟蹰将何念,所念在康衢。”(踯躅:徘徊不进的样子。康衢:平坦宽敞的道路。)

诗人在困境中徘徊不定,思考着出路,最终选择了走平坦宽广的道路。这里的“康衢”,既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也是他选择行动的方向。

“康衢平如砥,八达无斜迂。”(砥:磨刀石,这里比喻平坦。)

诗人认为,只有沿着平坦、宽阔的道路前行,才能避免迂回曲折,避免陷入困境。这里的“康衢”,既是诗人的理想境界,也是他选择行动的方向。

“君子之所履,所履常虚邪。”(虚邪:虚空、虚灵。)

诗人认为,那些能够坚持正道、遵循原则的人,他们的脚步总是虚空而坚定的。这里的“康衢”,既是诗人的理想境界,也是他选择行动的方向。

“折旋应规矩,永矢无越逾。”(规:圆规,比喻法度。矩:方木,比喻准则。)

诗人认为,人们应该遵守规矩,坚守原则,不能超越法度。这里的“康衢”,既是诗人的理想境界,也是他选择行动的方向。

“有时亦壅底,久之还廓如。”(壅:堵塞。)

有时候,人们也会被困难所阻挡,但只要坚持下去,困难最终会被克服。这里的“康衢”,既是诗人的理想境界,也是他选择行动的方向。

“狭道殊径捷,小人所争趋。”(殊径:不同的路。)

诗人发现,在狭窄的道路上,人们往往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这提醒着我们,要关注大局,不要过于追求短期利益。这里的“康衢”,既是诗人的理想境界,也是他选择行动的方向。

“夙夜不遑止,草露多沾濡。”(夙夜:早晚。)

诗人感叹自己日夜奔波,无暇停歇,连草上露水也沾湿了衣服。这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奔波的劳碌。这里的“康衢”,既是诗人的理想境界,也是他选择行动的方向。

“势利迭相倾,旋踵成迁渝。”(势利:权势和地位。旋踵:顷刻之间。)

诗人看到,有些人因为权势和地位的变化而轻易地放弃原则,这让他感到失望和愤怒。这说明,坚持原则的重要性在于它的永恒不变。这里的“康衢”,既是诗人的理想境界,也是他选择行动的方向。

“迷眩不知返,逝将致沦胥。”(沦胥:同“沦没”,沉沦,堕落。)

当人们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时,就会失去方向,陷入堕落的境地。这提醒着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界所影响。这里的“康衢”,既是诗人的理想境界,也是他选择行动的方向。

“康衢吾所遵,狭道吾所吁。”(遵:遵循。吁:呼求。)

无论在平坦的道路上还是狭窄的道路上,诗人都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这表明,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坚守自己的信仰。这里的“康衢”,既是诗人的理想境界,也是他选择行动的方向。

“遄车返山林,守一以自娱。”(遄车:急驰的车。)

诗人决定离开尘世喧嚣,回到大自然中去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心灵的关注。

“大道既凋丧,安能复区区。”(大道:指治国之道。)

如果治国之道已经凋零衰落,那么个人又有什么理由去执着于世俗的欲望呢?这里的“康衢”,既是诗人的理想境界,也是他选择行动的方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