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有孤松,亭亭高百尺。
冰雪屡凌厉,难变青青色。
东园盛桃李,摇艳矜春容。
少皞布秋律,扫地无遗踪。
青松固真心,桃李乏坚操。
君子与小人,自古不同调。
宁忍学桃李,誓言作青松。
偃蹇终不屈,傲睨秦皇封。
诗句: 西山有孤松,亭亭高百尺。冰雪屡凌厉,难变青青色。东园盛桃李,摇艳矜春容。少皞布秋律,扫地无遗踪。
译文: 西山上孤独的一棵松树,笔直挺拔,高达百尺。它不畏严寒和酷暑,四季常绿,坚韧不拔。东边的花园里,桃花盛开、梨花洁白,它们争相斗艳,展示着春天的美丽。随着秋风的到来,树木落叶归根,一切都归于寂静。
关键词解释:
- 孤松 - “孤”表示独立无援,“松”指的是松树,整体表达了松树独自挺立在山中的形象。
- 亭亭 - 形容松树直立而高耸的样子,给人以优美和高洁的印象。
- 百尺:用来形容树的高度,百尺通常是指一百米,这里是夸张地表达松树的高耸。
- 冰雪 - 暗喻恶劣的自然环境,象征松树坚强不屈的品质。
- 少皞 - 古代神话中的雷神,这里可能寓意自然界的雷电之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植物——松树与桃李,展现了自然之美的不同面貌及其内在品格的差异。松树以其坚毅不屈的精神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依然保持青翠,象征着君子般的坚定与忠诚。而桃李则因其娇嫩易凋的特性,常被用来比喻那些缺乏原则和操守的人。诗人借此表达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低俗行为的不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述,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