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苦疏拙,不解谋此身。
辗转常寄食,短褐如悬鹑。
徒御舍之去,往往嫌我贫。
达交亦良多,安能强相亲。
唯有湖滨山,于我如故人。
日夕与之对,澹然忘主宾。
仲温我同流,道我此意真。
新诗远相寄,可以书诸绅。
何时到清苕,相携采白蘋。

酬清苕:酬答清苕,即对清苕的回信。

恭仲温:敬称朋友,恭是敬的意思,仲温就是仲温。

见寄旧诗追志于此:收到你寄来的诗,我在这里记下感想。

吾生苦疏拙:我这一生,总是觉得自己很笨拙。

不解谋此身:不明白怎样谋求自己的生存。

辗转常寄食:生活颠沛流离,常常靠别人接济。

短褐如悬鹑:穿的破衣服象悬挂的小鸡一样。

徒御舍之去,往往嫌我贫:在别人的屋檐下生活,常常被人嫌弃我穷。

达交亦良多,安能强相亲:有许多好朋友,怎么能勉强亲近呢?

唯有湖滨山,于我如故人:只有在湖畔山中,我才觉得亲切如老朋友。

日夕与之对,澹然忘主宾:每天傍晚与他们相对而坐,不知不觉忘记了主客之分。

仲温我同流,道我此意真:你和我有相同的遭遇,说我的想法是正确的。

新诗远相寄,可以书诸绅:你的新诗远寄给我,可以写在腰带上。

何时到清苕,相携采白蘋:什么时候到清苕来,我们一起去采摘白色的荷花。

【赏析】

《酬清苕恭仲温见寄旧诗追志于此》,是南宋词人陆游的一首词。该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时陆游正为“隆兴和议”而忧愤不已,他通过酬谢友人的信,表达自己不向当权者屈膝妥协的坚定信念。

上阕开头两句“吾生苦疏拙,不解谋此身。”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的不满和愤怒。作者自谦地说:“我这个人天生就笨拙,不懂得如何谋得一份好的生活。”这一句是说他自己。但紧接着的“辗转常寄食,短褐如悬鹑。”却是说那些寄居他乡、受他恩惠的人。他因为生活窘迫,不得不四处流浪,饥寒交加,衣襟褴褛如同挂满鸡毛的袋子。“徒御舍之去,往往嫌我贫。”这句话更是直率地表达了他的无奈。他曾经在朋友家居住过,但他总觉得那些人嫌弃他贫穷。

下阕开始两句“达交亦良多,安能强相亲。”是对上句的解释。虽然有些人并不真心待他,但在困难之时却能伸出援手,因此他并没有感到孤单。接着四句“唯有湖滨山,于我如故人。”则是对这种友情的赞颂。在湖边山上,他才感到真正的朋友的存在。“日夕与之对,澹然忘主宾。”这句是说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愿意和他们在一起,忘却主客之分。“仲温我同流,道我此意真。”这里用“同流”二字,说明他和对方有同样的命运;“道我此意真”说明他认为他的想法是正确的,两人的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充满了真挚的感情,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词作。全词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作者不愿屈服于现实的复杂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