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照扬舲,乘风过万汀。
素光流远汉,高浪湿寒星。
客恨消长笛,闲身渺一蘋。
到京天未曙,隐隐越山青。
春江夜泛
江月照扬舲,乘风过万汀。
素光流远汉,高浪湿寒星。
客恨消长笛,闲身渺一蘋。
到京天未曙,隐隐越山青。
译文:
春天的夜晚,江水在月光照耀下泛舟,微风拂面,渡过无数汀洲。
月光皎洁如霜,照亮了远处的银河,波涛汹涌,高高的浪花溅湿了寒冷的星星。
内心的忧愁似乎随着悠扬的长笛声消散,我独自漂泊的身影仿佛漂浮在一叶小舟上无依无靠。
到了京城天还未亮,远方越山苍翠欲滴。
注释:
- 扬舲(líng):扬帆,泛舟
- 万汀:无数的沙滩、河滩。
- 素光:月光洁白如玉。
- 远汉:银河。
- 高浪:浪高而猛。
- 寒星:冷星。
- 长笛:一种乐器名,常用于表现哀怨的情绪。
- 闲身:形容人孤独无助的样子。
- 一蘋(pín):一种植物,浮生水面,形似萍。
- 天未曙:天还没有亮。
- 隐隐:模糊隐约的样子,形容越山在黎明前的天色中若隐若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晚江景图。诗的开头两句“江月照扬舲,乘风过万汀”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和微风,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接着,“素光流远汉,高浪湿寒星”则通过描写月亮的洁白光亮和浪花的冰冷湿润,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江水的幽美和宁静。
第三句“客恨消长笛,闲身渺一蘋”,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之感,如同独自一人乘坐小船在江面上飘荡,没有伴侣,也没有依靠。这种孤独感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最后两句“到京天未曙,隐隐越山青”则以到达京城的时间为线索,描述了自己即将结束这次旅行的情景。越山在黎明前显得朦胧而美丽,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夜晚江景和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也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