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虫感秋气,非为游子吟。
游子寂寞闻,自然动归心。
归到南岩秋欲晚,山栗正肥山稼满。
山中独坐看云时,还忆湖边旧吟伴。
注释:
寒虫:指秋天的蟋蟀。
非为游子吟:不是为了游子而唱。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这里指送行的诗人自己。
寂寞闻:听到寂寞的声音。
自然动归心:自然而然地触动了归乡的心。
南岩:指山中的岩石。
秋欲晚:天色将晚。
山栗:山上的栗子。
山稼:山上的庄稼。
湖边:指送行的地方,即湖边。
旧吟伴:过去的吟诗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送行者与离别者之间的对话,表达了送行者对离别者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寒虫感秋气”,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画面,寒虫在秋风中鸣叫,仿佛在感受着秋的气息。这既是对季节的描写,也是对送行者心情的写照。
次句“非为游子吟”,表明送行者送别的原因不是为了游子,而是另有所图。这里的“游子”并非字面上的游子,而是诗人自己的化身,暗示了离别之苦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第三句“游子寂寞闻”,进一步强调了离别之苦和寂寞之感。诗人听到寒虫的鸣叫,不由得感到寂寞,这种寂寞感来自于内心的孤寂和无助,也来自于对故乡的渴望。
第四句“自然动归心”,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听到寒虫的鸣叫,自然会触动了诗人的归乡之心。这里的“归心”既是一种身体上的移动,更是一种心灵的归宿。
第五句“归到南岩秋欲晚,山栗正肥山稼满”,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情景。诗人回到了南岩,看到了秋天的景象,山栗成熟,丰收在望;山上的庄稼也长得很好,一派丰收的景象。这些景象不仅丰富了诗人的想象,也增添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山中独坐看云时,还忆湖边旧吟伴”,表达了诗人在山中独自坐着观云的情景。这里的“旧吟伴”指的是过去一起吟诗的朋友,他们在湖边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然而,现在诗人却独自在山顶上看着云卷云舒,不禁想起了那些美好的时光和旧友。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寒虫、游子、山栗、山稼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离别之苦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诗歌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