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登江上楼,周览竟遐目。
江天渺无际,清致如可掬。
初日明远峰,微烟消广麓。
平波净如镜,群象印寒渌。
浦溆集帆樯,长空来鹳鹜。
凉风天末起,散入檐前竹。
旷然适野情,谁能念幽独。
手把离骚经,闲倚阑干读。
灵均邈千载,遗音谅难续。
沧浪在何处,思以濯吾足。
【注释】
江楼写望:江边高楼远眺。
晨登江上楼,周览竟遐目:早晨登上江边的高楼,极目四望。
江天渺无际,清致如可掬:江天无边无际,清澄澄的,好像可以用手捧起来似的。
初日明远峰,微烟消广麓:初升的太阳照耀着远处的山峰,微微飘动的云气消散在山脚的平原上。
平波净如镜,群象印寒渌:平静的水波像镜子一样清澈,一群群的鸟影印在上面,好像映在寒冷的水面上一般。
浦溆集帆樯,长空来鹳鹜:江河湖海中的小舟汇集到码头和船舷,高空中飞来大雁和野鸭。
凉风天末起,散入檐前竹:清凉的风从天边吹来,散入挂在屋檐下的竹林里。
旷然适野情,谁能念幽独:我心旷神怡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谁又能思念着那幽静孤独的生活呢?
手把离骚经,闲倚阑干读:我拿着《楚辞·离骚》的手卷,悠然地倚靠在栏杆上阅读。
灵均邈千载,遗音谅难续:屈原的诗篇流传千年,他的声音仿佛难以继续传唱下去。
沧浪在何处,思以濯吾足:沧浪在哪里呢?我要在这里洗我的双脚。
沧浪:指屈原投水自尽的地方,即汨罗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登楼眺望所见所感而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清新,表达了作者面对大自然景色而产生的愉快、舒畅之情。
首句”晨登江上楼,周览竟遐目”点出题意,说明诗人是在清晨登高远眺。次句”江天渺无际,清致如可掬”写江天广阔,清朗如洗,给人一种空旷宁静的感觉,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三、四句”初日明远峰,微烟消广麓”写初升的太阳照耀着远方的山峰,微烟渐渐消散在山脚下。”平波净如镜,群象印寒渌”则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的明净和水中倒映的景像,生动地表现了江面宽广和水波平静的特点,使读者仿佛看到水面上的群山和水中的鱼鸟,感受到一种宁静、清纯之美。
五、六句”浦溆集帆樯,长空来鹳鹜”则描写了江边船只聚集和天空飞来的大雁与野鸭,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七、八句”凉风天末起,散入檐前竹”则描绘了阵阵凉风从天边吹来,吹散了挂在屋檐下竹叶上的雨珠,给人一种爽朗之感。九、十句”旷然适野情,谁能念幽独”则写出了诗人面对眼前美景时心情的愉悦和舒畅,同时也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羡慕之情。结尾两句”手把离骚经,闲倚阑干读”则是诗人手执《离骚》一诗,静静地倚靠在栏杆上阅读,表现出诗人的悠闲自在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全诗语言简练流畅,意境开阔清新,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美,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