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迹无馀万籁沈,峦光月色共深深。
谁知尚有些儿闹,龙在霜枯木里吟。
注释:
一迹无馀万籁沈,峦光月色共深深。
峦:山的峰峦。一迹无馀,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万籁:指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无馀,即“无余”。万籁沈,各种声音都消失了。峦光月色:山峰上月光和夜色交织在一起。共深:一起深邃。深深:形容景色的幽深美丽。
谁知尚有些儿闹,龙在霜枯木里吟。
谁:是谁。尚:还。有些儿闹,有一些喧闹的声音。龙:指隐于山林中的真龙。在霜枯木里吟,真龙隐藏在枯萎的树中吟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首句“一迹无馀万籁沈”描绘了大自然的寂静,万籁无声,只有月亮和山峰的光辉交织成一片深深的景致。这两句通过对比“一迹无馀”与“万籁沈”,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深远和神秘。
第二句“峦光月色共深深”进一步展现了这种深沉的美,山峰上的月光和夜色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静谧、深远的感觉。这里的“共深”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这种美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谁知尚有些儿闹”却打破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诗人用一种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惊喜。这种突然的变化使得诗歌更具有吸引力,也为下文的“龙在霜枯木里吟”埋下了伏笔。
最后一句“龙在霜枯木里吟”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巧妙地将真龙与枯萎的树木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奇特而美丽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静山偈》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一种深邃、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美,使人在欣赏之余,也不禁对大自然和生命充满了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