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游方今五十,骎骎白尽少年头。
看来造物真儿戏,忆著平生冷汗流。
宇宙何须三兔窟,山川总是一菟裘。
眼前不见江湖处,终是相忘欠白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感情和语言风格的综合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1)
“十五游方今五十”,首联写诗人年岁已过半百。游方指漫游四方,泛指到处漂泊。这里说诗人从十五岁起就开始了流浪生活。
(2)
“骎骎白尽少年头”,“骎骎”是形容马快走的样子,这里用来比喻岁月流逝,不知不觉中,白发已经布满了双鬓。这句意思是说:岁月不饶人,转眼间已经过了半辈子。
(3)
“看来造物真儿戏,忆著平生冷汗流。”第二联的意思是说:我不禁感叹:天地万物都是上天随意安排,真是像一场游戏啊!想到此,我禁不住一身冷汗。
(4)
“宇宙何须三兔窟,山川总是一菟裘。”第三联的意思是说:我们所处的宇宙,何必要去追求什么神秘的“三兔窟”呢?山河大地本来就是自然形成,用不着去羡慕什么“一菟裘”。“兔窟”指传说中的神山,“菟裘”指神话传说中的神山。《列子·周穆王》记载:西极之国有座山,山上有玉树,树下有金鸟,上有长生不老药,名叫三足乌,三足乌就是一只兔子,它吃了这种药就可以不死,但是只有三次不死。这则神话传说后来被用来形容神仙居住的地方。诗人借用这个故事来说明:我们所处的宇宙是自然的,不需要去寻找那些所谓的“神迹”。
(5)
“眼前不见江湖处,终是相忘欠白鸥。”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如今我已经看不到家乡的江河流,也许永远也看不到了。我多么希望与世长辞,能够回到故乡的江河边。这里的“相忘”指作者渴望离开人世,与世长辞的意思。“白鸥”指自由自在地在江河湖海边上飞翔的野鸟,这里用作隐语,指隐居山林的闲逸生活。
【答案】
前之十首次诗其一
十五游方今五十,骎骎白尽少年头。
看来造物真儿戏,忆著平生冷汗流。
宇宙何须三兔窟,山川总是一菟裘。
眼前不见江湖处,终是相忘欠白鸥。
赏析:
《十送诸侄出都》是一首抒情诗,抒发了诗人离别家乡、宦海浮沉的伤感情怀。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逝、世事难料的感慨;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开头就点明了诗人的年龄——五十岁,接着就感叹岁月催人老,白发早生。这是诗人对人生易逝、世事难料的一种感叹,同时也是对宦海浮沉、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倦。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回忆往昔的经历和感受,表达出了自己的感慨和心声。
“宇宙何须三兔窟,山川总是一菟裘。”诗人认为,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是自然形成的,不需要去寻找那些神秘的“神迹”。而山河大地本来就是自然形成,用不着去羡慕什么神奇的“神山”。诗人运用典故,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生涯的厌倦和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眼前不见江湖处,终是相忘欠白鸥。”尾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希望与世长辞,能回到故乡的江河边,与亲人朋友相聚。这里的“相忘”指作者渴望离开人世,与世长辞的意思。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人生易逝、世事难料的感叹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朋友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