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思年年云水长,寒花春草总堪伤。
如今自爱山林好,却听猿啼不断肠。
【注释】
北山:指终南山。因终南山在长安城北,故称“北山”。云水长,喻指漂泊不定的游子。猿啼断肠,比喻哀痛之极。
【赏析】
此诗首句即写思归之情,次句即写伤春之恨,三、四两句则点出自己爱山林胜过一切,而听猿啼更增悲苦之意。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深沉。
客思年年云水长,寒花春草总堪伤。
如今自爱山林好,却听猿啼不断肠。
【注释】
北山:指终南山。因终南山在长安城北,故称“北山”。云水长,喻指漂泊不定的游子。猿啼断肠,比喻哀痛之极。
【赏析】
此诗首句即写思归之情,次句即写伤春之恨,三、四两句则点出自己爱山林胜过一切,而听猿啼更增悲苦之意。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深沉。
《三月三日寒食》是南宋诗人释行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三月初三寒食雨,春光黯淡似秋光。 羽书未报江东捷,何日看花到洛阳。 注释: - 三月初三:指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清明节前的一个节日,此时天气开始转冷。 -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在这一天禁止生火,人们要吃冷食来纪念古代的忠臣和先烈。 - 羽书(yǔ shū):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这里指战报送达的消息。 - 江东捷
有所思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 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 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 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 伊皋运元化,卫霍输筋力。 歌钟乐未休,荣去老还逼。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注释: -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紫阁山峰和终南山相连,遥远天边的颜色青翠鲜明。 - 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
杨柳枝词 其三 渭水桥边送别时,马前折赠笛中吹。 若教系得离情住,那管千丝又万丝。 注释:渭水桥边是送别的地点,送别时人们折断柳枝赠予离别的人,以表达不舍之情。笛中吹奏的是《折杨柳》曲调。如果能够将分离的情感拴住,就不会再去想那些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了。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渭水桥边送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深留恋和不舍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折柳赠别这一传统习俗
诗句输出:送用上人 其二 ``` 归去人应问上都,飞蝗飞不到西湖。 襄阳应有班师日,□□风传幕有乌。 ``` 译文输出:送用上人 其二 ``` 回到故乡人们会询问都城的情况,飞蝗是打不到西湖的。 襄阳一定有胜利的消息,风吹过军营传来战鼓声。 ``` 注释输出:送用上人 其二 ``` 归去人应问上都,飞蝗飞不到西湖。 襄阳应有班师日,□□风传幕有乌。 ``` 赏析
诗句释义 1 塞雁南来已北归: 描述了一群大雁从北方飞回南方的迁徙情景。"塞雁"指的是北方的燕子,而“南来”和“北归”则表示季节的转换与地理的移动。这种景象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或人的迁移。 2. 乡心空逐暮云飞: "乡心"指的是对故乡的思念,"空逐"则表达了这种思念没有实体地随风飘荡。"暮云"常常被用来比喻思乡之情,如黄昏时分的游子思家情绪。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夕阳下
注释:一阵杨花飘落,让人感到一阵愁绪。我坐在绿荫之下,停舟欣赏这美丽的景色。不要嫌弃那些不折的柳枝赠给我,因为有黄莺在上面歌唱。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小诗。首句写杨花,次句写舟行,三句写岸上之景,末句写岸上之鸟。全篇以杨柳为中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诗人用“一阵”来渲染杨花飞落的景象,给人以朦胧的感觉;同时“柳”与“愁”谐音,所以杨花又暗指人的离愁别恨
【注释】: 绿苞初结——绿苞,即牡丹花苞,刚长出。千叶夭桃——夭桃,指桃花,夭桃即早开的桃花。烂熳红——烂熳,盛开的样子;烂熳红,指花朵盛开而颜色艳丽如火。海棠——一种名贵的花卉。“芳”在这里是名词,意思是“香气”。芳意懒——意思是说,虽然海棠花开得鲜艳夺目,但是没有一点香气。柳花无力受春风——柳树的嫩枝上开满了白色的小花,春天来临时,柳絮飘飞,非常迷人,人们常说:“柳花似雪”。这里的“柳花”
注释:天上纤柔的柳枝挑起了新愁,青眼鹅黄忆起旧时游历。只有长长的丝带牵不断,洛阳城里映照着朱红楼台。 赏析:此诗为《杨柳枝词》其一。诗人以“天纤”、“长丝”作比喻,描绘出一幅杨柳依依、情意绵绵的画面;而“牵不断”三字又点明柳条的柔韧,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表达了自己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1.翔泳堂:即“翔泳亭”,位于今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西岸。2.荷盖:荷叶。3.浥(yì):沾湿,湿润。4.林薄外:树林之外。5.烟景:指夕阳下的景色,烟是雾气的意思。6.淡斜阳:夕阳微暗。 【赏析】 《咏物诗》是中国诗歌中一种重要的体裁,以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作者情感为主,而这首诗的意境和主题都十分明确,那就是通过写荷塘的美景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释】 读金錍集:阅读金锡的作品。錍,即“銛”,这里指作者自己。 白水青山总上心:指作者的家乡在江西,那里有著名的庐山,有清澈的白水,有苍翠的青山,这些都勾起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可怜月色夜沉沉:可惜这美好的月夜被黑暗所覆盖。 说向人知路转深:把那些美好的地方告诉别人,道路就变得越来越难走。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他对仕途的失意。 诗的开头两句
【注释】 江天雁过客心遥——江上天空,大雁南飞,客子(旅人)心远。 一舸凉风八月潮——一叶扁舟,乘着清凉的秋风,在八月的海潮中行驶。 七十二湖烟雨岸——七十二座湖泊,烟雨蒙蒙,岸边景色朦胧。 蓼花枫叶正萧萧——蓼花和枫叶正在萧瑟地凋零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的同时,也表现了一种豪放的情怀,一种超脱世俗、潇洒自如的境界。 首句“江天雁过客心遥”,描写了送别时的情景:江天辽阔
《溪上》 【注释】 小艇:小船。悠悠:悠闲的样子。夕晖:夕阳的余辉。岸花:岸边的花。红白:色彩鲜艳。鹭鸶(lù sī):一种水鸟,羽毛白色,嘴长而直,颈细长,常在沼泽、湖沼等处觅食。飞:飞翔。 十年:此处指过去很多年。不见:不见面或不相遇。溪头:溪边的山头。石:石头。重重裹绿衣:用绿色的东西包住石头,使之显得更加青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的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题干要求“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所以需要考生对诗歌进行逐句翻译;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 【答案】 译文: 秋天的雨淅沥淅沥下个不停,秋风阵阵吹过落叶纷纷。江湖之上谁人能体会这寂寞的情怀?大雁排成一行向南飞去。太白山中有个老朋友啊! 注释: ①怀同小野
【解析】 “湖上”一诗,是诗人与友人周汶阳一起在西湖赏梅、观柳之作。诗人以梅花、柳条为意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孤独落寞之感,并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 首句“看了梅花看柳条”,写诗人因观赏梅花而转视柳枝,意谓诗人因欣赏梅花的芬芳而忘却了观看柳树的美丽。 (2) “可怜斜日照蓬蒿”一句中,“可怜”一词,既是感叹词,也是诗人自叹自怜的表达
【注释】 有怀:即“无思”,怀念。 伯劳:鸟名,又名子规、布谷。 须臾:片刻。 碧桃:红桃。 【赏析】 此诗写春日里对友人的思念。首句写春天的景象,次句以“东去”、“西飞”来比喻友人的行踪,三四句以春光易逝和友人迟迟不归来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含蓄
诗句释义:杨柳池边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清明时节细雨带来寒意。 译文:杨柳池边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清明时节细雨带来寒意。春风没有你那么憔悴,今年春日的花儿鸟儿都显得懒洋洋的。 关键词注释: 1. 杨柳池边: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杨柳在池边随风摇曳。 2. 独倚阑:表达了诗人孤独的感受,倚靠在栏杆上,独自欣赏风景。 3. 清明时节:指的是春季的一个特定节气,这个时候天气转暖,但早晚仍然较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