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峰奇石翠层层,一片沙泉夜作冰。
月照树头风不起,白猿应见倚阑僧。
解析:
第1句:“数峰奇石翠层层”
- 注释: “数峰”指的是多座山峰。”奇石”指形状奇特、不平凡的石头。”翠层层”形容山峦的颜色层次分明,像翠绿色的波涛一样。
- 译文: 数座奇形怪状的山峰,覆盖着层层叠叠的绿色。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山峰的形态与色彩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第2句:“一片沙泉夜作冰”
- 注释: “一片沙泉”指的是沙漠边缘的泉水,因其稀少而得名,常被用来比喻珍贵或稀有之物。”作冰”意味着在冬夜变得冰冷如冰。
- 译文: 在沙漠边缘,一片珍贵的沙泉在夜晚凝结成了冰。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展现了自然景观中的独特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赞美。
第3句:“月照树头风不起”
- 注释: “月照”指的是月光照射到某个物体上。”树头”可能是指树上或者树下,根据上下文推测,此处强调的是月光照耀下的景象。”风不起”则形容即使在风大的环境中,月光依然清晰可见。
- 译文: 当月光洒落在树叶之上,即便风很大也吹不动树枝。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月光这一元素,营造出一种清冷、宁谧的氛围,同时也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第4句:“白猿应见倚阑僧”
- 注释: “白猿”指的是白色的猴子,常用来象征自由、灵动。”倚阑僧”指的是倚靠在栏杆旁的僧人。
- 译文: 白猿应该可以看到倚靠在栏杆旁的僧人。
- 赏析: 最后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场景,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增添了诗句的意境与深度。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冷泉冬夜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世界。整首诗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也有微观的生命细节,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