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道个吃茶去,一滴何曾湿口唇。
到此果能相见得,不妨全主更全宾。
注释:
赵州:指唐代的僧人赵州从谂,是禅宗六祖之一。
道个:告诉。
吃茶去:请我喝茶吧。
一滴何曾湿口唇:这滴水怎么能够滴到我的嘴上呢?
到此果能相见得:如果到这里,我们真的相见了。
不妨全主更全宾:也无所谓谁是主人,谁是客人。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禅理的诗。赵州禅师在《碧岩录》中写道:“吃茶去,吃茶去!谁见应须见,莫觅莫求思。”意思是说:“请喝茶吧,喝茶吧!谁能够见到真理呢?不必去寻找和思考。”这首诗就是引用赵州禅师的这句话来表达他的禅理。
“与大知客”是这首诗的标题,意在说明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禅宗的。禅宗是一种强调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佛教宗派,强调的是内心的觉悟,而不是外在的形式。而诗中的“大知客”,则是指那些追求外在形式、执着于外在表现的人。
诗的第一句“与大知客”,是说赵州禅师告诉那些追求外在形式、执着于外在表现的人,他们应该放下对外界的执着,才能真正地见到真理。这里的“见”字,指的是“看到真理”的意思。
第二句“赵州道个吃茶去”,则是赵州禅师告诉这些人,让他们放下对外界的执着,去喝茶吧。这里的“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而是禅宗的象征。茶道是一种禅宗的实践方式,通过泡茶、品茶的过程,可以让人感受到禅宗的精神。
第三句“一滴何曾湿口唇”,则是赵州禅师进一步强调,即使是最微小的一滴茶水,也不会沾湿你的嘴唇。这是因为禅宗认为,真理是无法用语言或形象来形容的,只能通过实践和体验来领悟。所以,即使只是一杯茶,也是可以让人真正地感受到真理的存在。
最后一句“到此果能相见得,不妨全主更全宾”,则是赵州禅师总结自己的禅宗思想。他认为,只有在真正接触到真理的时候,才能明白谁是主人、谁是客人。在这里,“全主”和“全宾”分别代表主人和客人,而“全”字在这里表示的是彻底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当你完全地接触到真理的时候,你才能真正地明白谁是主人,谁是客人。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禅宗思想的诗。它通过对赵州禅师的言论进行解读,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直指内心、顿悟成佛的理念。这种理念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