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回不忍去,复作抱衾留。
断续云间雨,萧骚木末秋。
劳生那有此,渐老欲相投。
最爱千山暮,钟鸣处处幽。
《灵源庵》
[宋] 杨万里
迟回不忍去,复作抱衾留。
断续云间雨,萧骚木末秋。
劳生那有此,渐老欲相投。
最爱千山暮,钟鸣处处幽。
注释:
①抱衾:抱着被子睡。
②劳生:劳苦的人生。
③相投:投合。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为南宋诗人杨万里。诗中描绘了灵源庵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间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句“迟回不忍去”,描绘了诗人在灵源庵停留时的情景。他迟迟不愿离去,可能是因为这里的山水美景、古迹遗址或寺庙建筑等让他流连忘返。这种依依不舍的情感也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次句“复作抱衾留”,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灵源庵停留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天气原因(如雨)、身体不适(如生病)或其它原因而需要暂时留宿于此。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的迟疑与不舍,为后续诗句铺垫了情感基调。
接下来四句“断续云间雨,萧骚木末秋”,则是对灵源庵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云间雨的断续和木末秋的萧骚,不仅营造了一幅宁静、清远的画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后四句“劳生那有此,渐老欲相投”,“劳生”指人生多劳苦,“此”指灵源庵,“相投”则表示作者想要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和心灵的寄托。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四句“最爱千山暮,钟鸣处处幽”,则是对灵源庵周边景色的赞美。千山暮色中的钟声在静谧的环境中回荡,营造出一种幽静、祥和的氛围。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杨万里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了灵源庵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和人间生活的热爱之情。整首诗既描绘了景物又抒发了感情,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