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茂良
【诗句释义】 幽化院:即灵隐寺,在杭州西湖之滨,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南朝时为飞来峰,唐时改称灵隐寺。 昼寝招提最上头:白天在灵隐寺的大殿里休息。 饥禽亡赖故喧啾:饥饿的鸟叫声此起彼伏。 岭云西去欲成暮,山雨北来浑似秋:傍晚时分,岭上的云雾向西飘去;山间的天空,忽然下起了淅沥的秋雨。 婉娩如今真是梦,经从似旧绝堪愁:如今的心情,如同一场梦境;过去的事情,又像被遗忘的忧愁一样。
诗句原文 木兰春涨与江通,日日江潮送晓风。此水还应接鄞水,为谁流下海门东。 译文解释: 木兰陂在春天的水位高涨时与江相通,每天清晨都能感受到江水带来的潮风。这条水应该连接着鄞水,但不知流向何方,只能流到海门东面。 注释说明: - 木兰春涨:指木兰陂随着春天的到来水位上升。 - 与江通:表明木兰陂的水与江河相连。 - 日日江潮送晓风:每天早晨江上的潮水都会带来清新的空气和微风。 - 此水
《灵源庵》 [宋] 杨万里 迟回不忍去,复作抱衾留。 断续云间雨,萧骚木末秋。 劳生那有此,渐老欲相投。 最爱千山暮,钟鸣处处幽。 注释: ①抱衾:抱着被子睡。 ②劳生:劳苦的人生。 ③相投:投合。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为南宋诗人杨万里。诗中描绘了灵源庵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间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句“迟回不忍去”,描绘了诗人在灵源庵停留时的情景。他迟迟不愿离去
【注释】 惠来驿:在今山东莘县西南。 其一:第一首诗。 平畴(chóu):宽阔的田地。 际:接触。 远山:远处的山。 土膏(gāo):土地里的泥炭。 牛闲:牛悠闲地吃草。 晴相送:在晴朗的天气里,我送你到路上。 相送:送别。 妨农:妨碍农事。 雨悭(qiān):天公不作美,下雨很少。 悭:吝惜。 赏析: 这首五绝描绘了一幅农家送客图,诗人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写农民对春雨、阳光的珍惜
注释:在晴朗的天空中,云雾像要争夺着挥动自己的扇子一样飘来飘去。清晨的雾气又给大地增添了一层寒冷的气息。这里的气候正是岭南春意盎然的季节,太阳高照时,天气却有四季的变化。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岭南春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岭南独特的春日风情。首句“晴云当午争挥扇”,以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为背景,描绘出云朵在正午时分争先恐后地飞舞,仿佛在空中挥舞起自己的扇子
注释: - 千章古木转头空:形容树高耸入云,与世隔绝的样子。千章古木,形容树木高大茂密;转头空,表示树高耸入云,好像在转过脖子看着人一样,形象地描绘了树木高大茂密的景象。 - 去与人间作栋隆:离开这个世界,为人间建造高楼大厦。去,表示离开;与,表示和……一起;人,指人间;作栋隆,表示为人间建造高楼大厦。 - 未必真能庇寒士:未必真能真的能庇护那些贫困的读书人。庇,遮蔽;寒士,指贫苦的读书人。 -
木兰春涨与江通,日日江潮送晓风。 此水还应接鄞水,为谁流下海门东。
晴云当午争挥扇,晓雾生寒又着绵。 此是岭南春气候,日中长有四时天。
十里平畴际远山,土膏未动觉牛闲。 行人多谢晴相送,只恐妨农雨大悭。
昼寝招提最上头,饥禽亡赖故喧啾。 岭云西去欲成暮,山雨北来浑似秋。 婉娩如今真是梦,经从似旧绝堪愁。 昔年陈迹鸡窗下,日落钟鸣山更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