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疏狂同拾得,谁知痴钝若南泉。
几回食饱游山倦,只么和衣到处眠。

【注释】:

  1. 自笑疏狂同拾得:自比为像“拾得”一样的和尚,以表示自己的放荡不羁。
  2. 谁知痴钝若南泉:意思是说人们不知道我的迟钝如同晋代的南泉禅师一样。
  3. 几回食饱游山倦:几次吃饱了肚子又游玩山林之后感到疲倦。
  4. 只么和衣到处眠:就这样披着衣裳到处睡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山中隐居时的即兴之作。他自比为“拾得”,以表其放荡不羁的性格;又自比“南泉”,以显自己愚拙憨直。此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闲适的心情。全诗语言通俗,风格朴素,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自笑疏狂同拾得”,说自己与僧人拾得一样放荡不羁。“自笑”二字,表达了诗人自嘲的心态,也表明了他对世俗的不屑一顾。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对于世俗的超脱和独立的个性。
    第二句“谁知痴钝若南泉”,则进一步描绘出他的性情。这里的“痴钝”并非真的指他愚笨或迟钝,而是在表达他对于世事的淡然和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而“若南泉”,则是借用佛教禅宗中的南泉禅师的形象来喻意自己。南泉禅师被誉为“顽钝”,但也正是这种“顽钝”才使得他能够深入禅理,达到心灵的澄明和宁静。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虽然看似愚笨,但却能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不受世俗的干扰。
    第三句“几回食饱游山倦”,描述了自己多次饱餐之后出游山林,感到疲惫不堪的场景。这既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的情怀,也反映出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和孤独感。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几回”和“只么”这样的词语,强调了自己频繁出游的事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之情。
    最后一句“只么和衣到处眠”,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总结。他选择在大自然中随意地睡卧,不再为尘世所动心。这里的“和衣”和“到处眠”,不仅描绘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他愿意在大自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安宁之地。
    这首诗通过对作者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它既表现了诗人的率真、豁达和乐观,也反映了他对于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