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结蓑衣妇浣纱,暖风疏雨趱桑麻。
金桃接种连花蕊,紫竹移根带笋芽。
椎鼓踏歌朝祭社,卖薪挑菜晚回家。
前村犬吠无他事,不是搜盐定榷茶。
【注释】
儿:男子。蓑衣,用棕或草等编成的衣服。浣纱:洗衣。暖风疏雨:春日的微风细雨。趱(zǎn):催促。金桃:金柑。接种:嫁接。连花蕊:花蕾。紫竹:紫色的竹子。椎鼓:击鼓。踏歌:跳舞唱歌。朝祭社:早上到土地庙祭祀。卖薪(xīn)挑菜:卖柴时顺便买菜。晚回家:傍晚才回家。前村犬吠:村庄里的狗叫。无他事:没有其他的事情。搜盐定榷茶:搜查食盐和确定茶叶的专卖权。
【赏析】
这首诗是写田园风光,通过农家日常生活的描绘,表现农村的和平、宁静,以及农民生活的安定、幸福。
开头两句,诗人抓住农家春天的主要劳动场景来着笔,“儿结蓑衣妇浣纱”,写出了妇女们正在做活的情景;“暖风疏雨”一句点明了时间是在春天。接着,作者把镜头转向了田野,“金桃授接连花蕊,紫竹移根带笋芽。”这里既写出了农事活动的繁忙,又表现出了农家的勤劳、朴实。最后两句则是写农家生活的另一面,“椎鼓踏歌朝祭社,卖薪挑菜晚回家”,“朝祭社”是说白天有集市,可以卖点东西;而“晚回家”则说明农民一天辛劳下来,晚上才能回来。这两句诗写出了农家的忙碌,同时也反映出农家生活的安宁和富足。
这首诗通过对农家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农村的和平与宁静,以及农民生活的安定与幸福。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农民的种种束缚和压迫,使得农民只能过着辛勤劳作的生活。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农家生活的赞美,也是对封建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