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俗续陶唐,来苏徯圣皇。
布昭汤吊伐,恢复汉封疆。
金钺申戡剪,朱干示发扬。
宜哉七德颂,千载播洋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属于《全唐诗》中的第1037首。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唐太宗的功绩和美德。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遗俗续陶唐,来苏徯圣皇。
“遗俗续陶唐”意思是继承和延续陶唐时代的传统美德。陶唐是指古代传说中的理想时代,以尧帝为代表,尧帝被尊称为陶唐氏,所以这里的“遗俗续陶唐”就是继承尧帝的美德。
“来苏徯圣皇”意思是迎接和盼望皇帝的到来。来苏是指复苏、恢复生机,徯则是期待、盼望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皇帝的出现给国家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布昭汤吊伐,恢复汉封疆。
“布昭汤吊伐”意思是发布命令,进行救援和讨伐。汤指热水,这里比喻救民于水火之中;吊则指哀悼,这里指安抚百姓,使国家安定。
“恢复汉封疆”意思是恢复中原地区的疆域。汉指的是汉朝,这里是借用汉朝的名义,强调恢复国家的领土完整。

金钺申戡翦,朱干示发扬。
“金钺申戡翦”意思是使用金斧子来平定和剪除敌人。金钺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象征着权威和力量。
“朱干示发扬”意思是使用红色的笔来表彰和发扬正义。朱干是红色笔,这里用来形容用文字来表彰正义的行为。

宜哉七德颂,千载播洋洋。
“宜哉七德颂”意思是应该赞美这七种美德。七德可能指的是仁、义、礼、智、信、忠、孝这七种道德品质,这里用来赞美皇帝的美德。
“千载播洋洋”意思是这种美德流传了千年,广泛传播。洋洋是指盛大、广泛的样子,这里形容这种美德的影响力深远而广泛。

赏析:这首诗通过赞颂唐太宗的功绩和美德,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崇敬和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感悟和情感表达,是一首优秀的咏史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