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荐精衷,灵承端命。
青帝顾怀,神禖储庆。
祚以蕃昌,协于熙盛。
螽斯众多,流于雅咏。
【注释】
熙宁以后祀高禖六首 其四:祭祀高禖(mèi)的酒献给神灵,用《祐安》乐章。
昭荐精衷(zhāo),灵承端命:向神明献上诚心诚意的供物。端命,指天神的命令。
青帝顾怀(guī hái):苍天保佑,关怀备至。顾,动词,照顾。
神禖储庆(shéng méi chǔ jìng):神祇在高禖处积蓄了福气和喜庆。
祚以蕃昌(zuò yǐ fán chāng):国家因此而繁荣昌盛。祚,国运。蕃昌,繁盛。
协于熙盛(xié yú xī shèng):与太平盛世相协调。
螽斯众多(zhōng sī duō shāng):螽斯,即蝗虫,这里比喻众多的子嗣。
流于雅咏(liú yú yǎ yǒng):流传到高雅的诗文中。
【赏析】
这是一首祈求子孙繁衍昌盛的祭文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殷切期望,充满了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熙宁时期,北宋朝廷在京城开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庆祝天地、社稷、太庙、宗庙等神圣场所的吉祥如意。为了表达对神灵的崇敬之情,苏辙创作了这首祭文诗。
第一句“昭荐精衷,灵承端命”描绘了祭祀时虔诚祈祷的情景。第二句“青帝顾怀,神禖储庆”表达了对苍天庇护的感激之情,希望神灵能赐予丰饶的年景。第三句“祚以蕃昌,协于熙盛”寓意着国运昌隆、人民安乐。第四句“螽斯众多,流于雅咏”则寄托了诗人对子孙繁衍、国家兴旺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