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祖基庆,三后在天。
荐侑备成,灵娭其旋。
孝孙应嘏,受福永年。
送之怀之,明发恻然。
【注释】:
四祖基庆,三后在天。
四祖,指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四祖基庆,即指他们为大唐基业奠定基础。三后,指玄宗、肃宗、代宗。在天,指天上的神灵保佑。
荐侑备成,灵娭其旋。
荐侑,指祭祀鬼神,祈求神赐福。备成,指祭祀仪式完备。灵娭,指神灵愉悦。其旋,指神灵回返。
孝孙应嘏,受福永年。
孝孙,指祭祀者。应嘏,指接受祭祀时的祝福。受福永年,指享受永恒的福分。
送之怀之,明发恻然。
送之,指祭祀结束,送走神灵。怀之,指思念神灵。明发,指清晨起床。恻然,指内心悲伤而感伤。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祭祀唐代四祖、三后而作的《至和祫飨三首》之一。
第一句“四祖基庆,三后在天”,点出祭祀对象,四祖是指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他们为大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后则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适等人。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代帝王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荐侑备成,灵娭其旋”,描述了祭祀仪式的完备和神灵的喜悦。荐侑是祭祀的意思,备成则意味着祭祀仪式非常完备。这里的“灵娭”可以理解为神灵愉悦地回到天界。这两句诗反映了人们对祖先和神灵的敬畏之心和虔诚之情。
第三句“孝孙应嘏,受福永年”,表达了祭祀者对祖先的感恩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孝孙指的是祭祀者,应嘏则是指接受祭祀时的祝福。受福永年则意味着祭祀者将享受到永恒的福分和长寿。这一句诗传达了人们对于家族传承和后代福祉的期待。
最后一句“送之怀之,明发恻然”,则是表达了祭祀者对神灵的不舍之情和内心的伤感。送之表示祭祀结束,送走神灵;怀之则是指思念神灵。明发则是形容清晨起床的时间。恻然则是指内心悲伤而感伤的情感。这一句诗描绘了祭祀结束后祭祀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仪式的描述和对祖先和神灵的敬仰之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家族传承和后代福祉的重视以及对先祖们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