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哉帝德,乃圣乃神。
恭己南面,天下归仁。
历年长久,垂裕后人。
祀修旧典,宝命维新。

绍兴以后时享二十五首 仁宗室酌献用《美成》

至哉帝德,乃圣乃神。

恭己南面,天下归仁。

历年长久,垂裕后人。

祀修旧典,宝命维新。

【注释】:

至哉(zǐ zāi):极好;极其美好。

帝德:指帝王的德政。

乃圣乃神:既圣明又神圣。

恭己:即“恭己正”的意思,语出《尚书·君奭》:“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意为天子应恭敬地对待上天,谨慎地遵循先王之法。

南面:皇帝坐在南边,为至尊的象征。

归仁:归于仁爱。

历年长久:历经长时间。

垂裕后人:使子孙后代都能享受恩德。

祀修旧典:祭祀活动按照古代的礼仪进行。

宝命维新:赋予帝王以新的天命。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在公元1076年(宋神宗元丰九年)任礼部员外郎兼侍读学士时所作的一篇祝颂词。诗中歌颂了仁宗帝的美德,表达了对仁宗帝的尊敬和赞美之情。

诗的开篇“至哉帝德,乃圣乃神”,作者首先称赞了仁宗帝的至高无上的德行和圣洁无比的精神风貌,这种赞誉是对仁宗帝卓越才能和崇高品德的极高评价。接下来,“恭己南面,天下归仁”,则进一步描绘了仁宗帝在位期间,其谦逊有礼、仁爱天下的形象,展现了仁宗帝的仁政和宽厚。

接下来的两句“历年长久,垂裕后人”,则是赞扬仁宗帝的治国之道深远持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经验。同时,这也表明了仁宗帝的伟大成就和贡献将永载史册,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最后两句“祀修旧典,宝命维新”,则是对仁宗帝在祭祀活动中坚持传统礼仪的同时,又能开创新局面、赋予新使命的赞颂。这不仅体现了仁宗帝的智慧和才干,也展示了他善于创新和改革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通过对仁宗帝的赞美和颂扬,表达了作者对仁宗帝的敬仰之情和对他治国理政能力的高度认可。同时,这首诗也是对北宋初期盛世繁荣和辉煌成就的一种回顾和总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