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粒烝民,功昭万古。
国有常祀,荐献式叙。
肃肃雍雍,旧章咸举。
神保聿归,介我稷黍。
【注释】
乃粒:古代对祭祀时盛黍稷的器皿的通称。烝民:百姓。功昭万古:功德流传千古。国有常祀:国家有固定的祭祀活动。荐献式叙:以礼奉献供品。肃肃雍雍:指仪态庄重,行为端庄。旧章:传统的礼仪规定。介:赠与、献给的意思。稷黍:谷物。
【赏析】
《宁安》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主要描写了祭祀活动的热闹场面和祭祀者的心情。
首句“乃粒烝民”,描绘了祭祀现场的场景。这里用“乃粒”来形容祭器的盛满,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于祭祀活动的期待和重视。接着,第二句“功昭万古”进一步强调了祭祀的重要性,表达了人们对先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第三句“国有常祀”,则点明了国家的祭祀活动。这里不仅提到了国家的固定祭祀活动,也反映出了古人对于祭祀的重视程度。最后一句“荐献式叙”,描述了祭祀者以礼奉献供品的情景,同时也展现了祭祀者的虔诚之心。
第四句“肃肃雍雍,旧章咸举”,描绘了祭祀时的庄重仪式。这里的“肃肃”、“雍雍”都是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得体、庄重,而“旧章咸举”则强调了遵守传统礼仪的重要性。
第五句“神保聿归”,则是对祭祀结果的祈愿,祈求神灵保佑。这句诗中还包含了一些典故,例如“神保聿归”中的“聿归”指的是返回,而“神保”则是指神灵。整句诗的意思是祈求神灵能够保佑自己平安归来,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六句“介我稷黍”,则是对祭祀者的赠予之意。这里的“介”字表示赠与、献给的意思,而“稷黍”则是谷物的象征。整句诗表达了祭祀者将谷物作为礼物赠与神灵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神灵的感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对于祭祀活动的重视和虔诚之心,以及他们对先祖和神灵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