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政本,食乃民天。
神农氏作,民始力田。
先啬之配,礼报则然。
有币将之,维以告虔。

【注释】

  1. 帝神农位:祭祀中,神农是最高的神祇,所以称为“帝神农”。
  2. 曲同大明:指祭祀时用的礼乐。
  3. 农为政本:农业是国家的根本。
  4. 食乃民天:粮食是人民的生命所系。
  5. 神农氏作:神农氏开始教人农耕。
  6. 先啬之配:先啬是古代的一种官名,掌管农业。
  7. 礼报则然:这是按照古代的礼仪行事。
  8. 有币将之:带着礼品去祭祀。
  9. 维以告虔:表示恭敬地报告祭祀。

【译文】
绍兴以后,每年蜡祭四十二次,帝神农位奠币。
祭祀用礼乐,农为政本,食乃民天。
神农氏教导人们耕种,民始力田。
先啬是古代的一种官名,负责管理农业。
按照礼制行事,这是按照古代的礼仪行事。
带着礼品去祭祀,这是向神灵致敬的表现。

【赏析】
这首诗是对绍兴以后每年蜡祭的描述,强调农为政本、民始力田的重要性,以及先啬之配和礼报则然的传统礼仪。诗中表达了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对先啬官的尊重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礼仪的重视,认为只有遵循传统的礼仪,才能得到神灵的庇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