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政本,食乃民天。
神农氏作,民始力田。
先啬之配,礼报则然。
有币将之,维以告虔。
【注释】
- 帝神农位:祭祀中,神农是最高的神祇,所以称为“帝神农”。
- 曲同大明:指祭祀时用的礼乐。
- 农为政本:农业是国家的根本。
- 食乃民天:粮食是人民的生命所系。
- 神农氏作:神农氏开始教人农耕。
- 先啬之配:先啬是古代的一种官名,掌管农业。
- 礼报则然:这是按照古代的礼仪行事。
- 有币将之:带着礼品去祭祀。
- 维以告虔:表示恭敬地报告祭祀。
【译文】
绍兴以后,每年蜡祭四十二次,帝神农位奠币。
祭祀用礼乐,农为政本,食乃民天。
神农氏教导人们耕种,民始力田。
先啬是古代的一种官名,负责管理农业。
按照礼制行事,这是按照古代的礼仪行事。
带着礼品去祭祀,这是向神灵致敬的表现。
【赏析】
这首诗是对绍兴以后每年蜡祭的描述,强调农为政本、民始力田的重要性,以及先啬之配和礼报则然的传统礼仪。诗中表达了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对先啬官的尊重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礼仪的重视,认为只有遵循传统的礼仪,才能得到神灵的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