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王烝哉,令闻不已。
燕翼有谋,冠醮有礼。
百僚在庭,遹相厥事。
颂声所同,嘉受帝祉。
【注释】烝(zhēng)哉:赞美。燕翼:太子的代称。有谋:即有智谋,指能为国家着想。冠醮(jiào):古代礼制,二十岁时行成人礼仪式。遹(yù):通“欲”,追求。颂声:颂扬声。嘉(jiā):美好。祉(zǐ):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皇子加冠时的一篇赞词。
开头两句写皇上对皇子的殷切期望:“皇王烝哉,令闻不已。”意思是说,皇帝希望皇子能够继承祖宗的事业,发扬光大,永远得到美名。“蒸哉”二字,既表示赞美,又带有勉励的意味。
第三句“燕翼有谋,冠醮有礼”是说皇太子应该具备的才智和礼仪:燕翼,这里指燕国公子姬喜,是周朝诸侯国的大夫,他的儿子姬哙曾辅助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召公(在今河南洛阳市),后来改封到燕,史称召公。后燕国被赵武灵王所灭。这里用“燕翼”作为太子的代称,意谓太子应该具备辅佐国家的谋略,并且遵循成人礼时应有的礼节。这两句赞语是针对皇子本人说的。
第四句“百僚在庭,遹相厥事”是说百官在朝廷上齐集一堂,共同辅佐皇子处理事务。这句赞语也是针对百官而言的。
最后两句“颂声所同,嘉受帝祉”是说赞颂之声一致传唱着,美好的福泽将降临到皇子身上。这里的“颂声”、“帝祉”(指皇帝的恩德与福泽)都是指皇室。这句赞语是针对皇室而言的,也表达了作者对皇子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