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邪?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翳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诗句释义

1 颜太初:这是诗的作者名,颜太初。

  1. 杂文序:这是文章的标题,表明这是一篇关于儒家思想的评论或序言。
  2.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这一句表达的是自古以来,儒家的学说并未受到重视。
  3. 今日之士大夫:指的是现代的知识分子,他们总是自称是“儒”。
  4. 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邪?:这两句在询问什么是真正的“儒”?这里颜太初认为,穿着华美的服装和低头沉思的行为不能算作儒者。
  5. 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颜太初进一步质疑,仅仅是书写华丽的文字,或者制作精美的织物来标榜自己为儒,这已经远离了儒家的核心理念。
  6.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颜太初列举了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者和政治家。他在这里强调,真正能被称为儒的人应该是能够身体力行儒家思想,而不是仅仅口头上的宣传。
  7. 鲁人颜太初:说明作者是一个来自鲁国(今山东省)的学者。
  8. 字醇之:颜太初的名字。
  9. 常愤其然:颜太初经常感到这种风气的败坏。
  10. 读先王之书:颜太初阅读古代的经典书籍。
  11. 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颜太初不拘泥于文字的表面,而是追求其中的深刻道理。
  12.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颜太初不仅学习,还要将所学的道理付诸实践。
  13. 蹈而行之:颜太初将这些道理付诸行动。
  14.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在个人和家乡范围内没有遗留下什么不良之处。
  15. 于其外则不光:在外面却没有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16. 景祐初:宋朝景祐年间。
  17. 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青州的某位地方官因为放纵享乐而被朝廷所谴责。
  18. 慕嵇康、阮籍之风:这位官员模仿嵇康和阮籍的生活方式。
  19. 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当地官员被嵇康和阮籍不拘礼法的生活所吸引,开始效仿,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
  20.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颜太初厌恶这种风气对风俗的破坏。
  21. 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颜太初写了一首诗《东州逸党》,用来批评这种行为。
  22. 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这首诗被上报后,皇帝立即处理了这位官员的罪行。
  23.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另一处也有官员因为不满下属的公正而诬告陷害。
  24. 榜掠死狱中:这些官员最终都被拷打致死在狱中。
  25. 妻子弱不能自诉:颜太初的妻子儿女因受牵连而无力申诉自己的冤屈。
  26. 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颜太初与那位被冤枉的官员过去关系很好,因此对他被冤杀感到非常伤心。
  27. 作《哭友人》诗:颜太初因此写了一首《哭友人》的诗来哀悼他的朋友。
  28. 牧亦坐是废:这位官员因为这件事也被罢免了官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