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七修斋,庚申餐素,礼参旦望行香。
时时念道,世梦顿然忘。
三教经书为伴,真闲处、胜似贪忙。
迷云散,一轮皓月,无缺照无方。
从长。
明大道,暗中积行,上达穹苍。
效许庞归去,万古名扬。
未往蓬壶阆苑,筠轩坐、吟笑潜藏。
功成去,阴公难唤,跨鹤到仙乡。
满庭芳,是一首描绘修行者生活的诗,通过描述修行者在斋戒、念经、参禅等过程中的感受和经历,展现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我们来看第一句“遇七修斋,庚申餐素,礼参旦望行香。”这里描述了修行者在遇到某种特殊情境时,选择了斋戒、吃素、参拜日出等活动来表达自己对修行的执着和虔诚。这种仪式感体现了修行者对宗教或信仰的尊重,也表达了他们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坚韧。
第二句“时时念道,世梦顿然忘。”这里表达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逐渐忘却世俗的欲望和烦恼,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清净。这种境界反映了修行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超越物质世界的渴望。
第三句“三教经书为伴,真闲处、胜似贪忙。”这里提到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选择与佛教、道教、儒家等三教的经典相伴,以此来净化心灵,找到真正的宁静。这种选择体现了修行者对于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也表达了他们在追求内心平静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
然后是第四句“迷云散,一轮皓月,无缺照无方。”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在修行者的心田里,所有的困扰和迷惑都如云雾般消散,剩下的只有一轮明亮的月亮,它的光芒洒满了整个世界,照亮了一切。这幅画面反映了修行者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接着是第五句“从长。明大道,暗中积行,上达穹苍。”这里强调了修行者的长期积累和努力。他们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大道,还要在内心深处不断积累功德,以期达到更高的境界——与天地同寿,与日月星辰共辉。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修行者对于生命的敬畏和珍视,也表达了他们对超越自我的追求和向往。
第六句“效许庞归去,万古名扬。”这里提到了许逊、庞统两位历史人物。他们的事迹和品质被后人传颂,成为了永恒的楷模。这象征着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荣誉,也表达了他们对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期望和责任。
最后一句“未往蓬壶阆苑,筠轩坐、吟笑潜藏。”这里描绘了修行者在离开尘世喧嚣之后,选择在山间小筑中静坐冥想,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这里的“筠轩”是指竹制的阁楼,而“吟笑潜藏”则意味着他们在享受这份宁静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一种超脱的心态,不被外界纷扰所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修行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对生命、对修行、对社会的态度和看法。这些态度和看法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个人风格和审美趣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可以说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