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容易做修持。损损存存恐碍违。两饭虑频侵道友,一钱外恐损希夷。
众中戒口忘矜俊,独坐防心断骋驰。十二时中常返照,犹疑暗察有无私。

【注释】

莫言容易做修持。损损存存恐碍违。

莫说做修持很容易,谨慎小心怕妨碍自己。

两个饭点担心打扰道友,一元钱恐怕损害隐士的心境。

众中戒口忘矜俊,独坐防心断骋驰。

众人交谈时保持谦逊不自夸,独处静坐时要提防放纵。

十二时中常返照,犹疑暗察有无私。

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要回头看自己的行为,怀疑是否有私欲。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在修持中要谨慎小心,不能妨害他人,同时要警惕自己的言行是否偏颇。诗人认为,在修持的过程中,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不能有丝毫的私欲。这种思想体现了佛教“戒律”的精神。

首二句写修行中的谨严,“莫言”、“损损存存”是佛家语。“莫言”,即不要轻言妄动。“损损存存”是告诫人们在修行过程中,不要过于张扬,而要保持低调和谦虚。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戒律的重视,也表现了他严谨治学的态度。

三、四两句写修行中要注意的事项。“两饭虑频侵道友”,意思是两个饭点之间要注意不要让打扰到道友;“一钱外恐损希夷”,意思是在用钱方面要有所节制,以免影响自己的修行心境。这两句诗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免给他人带来不便或干扰。

五至八句进一步强调了修行中的谨慎和自律。“众中戒口忘矜俊”,意思是在众人面前保持谦逊,不自夸其能;“独坐防心断骋驰”,意思是独自静坐时要提防放纵,不让自己沉溺于享乐之中;“十二时中常返照”,意思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要回头看自己的行为,有没有违背道德规范的地方;“犹疑暗察有无私”,意思是怀疑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偏颇之处。这几句诗强调了修行者在面对诱惑和诱惑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自我反省,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戒律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修行者的严格要求。它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谨慎和自律,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水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