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君嘉秀,对云庵亲植,琅玕丛簇。结翠筠梢津润腻,叶叶竿竿柔绿。渐胤儿孙,还生过母,根出蟠蛟曲。潇潇风夜,月明光透筛玉。
雅称野客幽怀,闲窗相伴,自有清风足。终不凋零材异众,岂似寻常花木。傲雪欺霜,虚心直节,妙理皆非俗。天然孤淡,日增物外清福。

【注释】

①嘉秀:美艳。对云庵亲植:在云雾缭绕的山间种竹子。琅玕(láng gān):《诗经·小雅》中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诗句,琅玕是玉的意思。结翠筠梢津润腻:竹叶上挂满晶莹的露水。津润:沾湿。②胤:子。③蟠蛟曲:盘曲成蛟形。④潇潇风夜:飒飒秋风。⑤雅称野客幽怀:很能表达出隐逸者高雅的情怀。⑥闲窗相伴:清静的窗前陪伴我度过时光。⑦材异众:材质与众木不同。⑧傲雪欺霜:不怕冰雪的侵袭。⑨虚心直节:内心谦虚,行为正直。⑩妙理皆非俗:道理精妙非凡,不是庸俗之物所能比拟的。

【赏析】

此词为咏物词,写于作者隐居杭州西泠印社时。词中借咏竹以抒发自己的高洁志趣和淡泊情怀。

上片起韵,总言竹林之美。开头二句用《诗经》中的“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见《诗经·小雅》)诗意来比喻竹林的秀丽,再以《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九歌·湘夫人》)诗意来描绘其茂密葱茏的景象。“结翠筠梢津润腻,叶叶竿竿柔绿。”这两句既写出了竹的高大挺拔,也写出了竹的青翠欲滴。“渐胤儿孙,还生过母,根出蟠蛟曲。”“渐胤”即逐渐生长之意,“胤儿孙”指子孙辈。《太平御览》卷七〇八引《吴录》:“孙权尝梦神人持一珠与之,当位者得之,则国家富昌,子孙盛显。”后遂用“胤儿孙”表示后代子孙繁盛。“蟠蛟曲”形容竹干弯曲盘旋的样子。“潇潇风夜,月明光透筛玉”。这两句既写出了竹影随风摇曳、婆娑多姿的美景,也写出了月光下竹影犹如筛下的白玉一样晶莹剔透。

上片四句,先描写竹林之美,再描写竹之茂盛,最后描写竹影之美以及竹影如玉之状。

下片承上启下,从侧面写竹。首三句写竹之耐寒傲雪、凌厉逼人:“雅称野客幽怀,闲窗相伴,自有清风足。”这两句是说竹子高雅脱俗,能够伴着作者过着一种清静而悠闲的生活。“终不凋零材异众”,这是说竹子不会像其他植物一样枯萎衰败,它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礼记.大学》:“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里用《礼记》《庄子》等典籍中的典故,表明竹子坚韧不屈、经久长青的品质。“岂似寻常花木”,这是说竹子不同于一般的花草树木,它有自己独特的品格。“傲雪欺霜,虚心直节”,这是说竹子不畏严寒、不惧风霜,而且为人正直无私,毫无虚伪。“妙理皆非俗”,“天然孤淡”,“日增物外清福”等,都是说竹子具有超尘脱俗、高洁无瑕的品性,因此它能增加人的福分,使人们远离污浊,远离烦恼。

下片写竹之品质、之品格、之精神。首三句写竹之耐寒傲雪、凌厉逼人;“雅称野客幽怀”至结尾五句写竹之傲岸、之高洁、之品格。

整首词意境优美,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典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