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河岳控喉襟,一日神州见陆沈。
已为操琴感衰涕,更须同辇梦秋衾。
城头大匠论蒸土,地底中郎待摸金。
拟就天公问翻复,蒿莱丹碧果何心。
洛阳
千年河岳控喉襟,一日神州见陆沈。
已为操琴感衰涕,更须同辇梦秋衾。
城头大匠论蒸土,地底中郎待摸金。
拟就天公问翻复,蒿莱丹碧果何心。
注释:
- 千年河岳控喉襟:千年的黄河和泰山如同喉咙一般控制着大地的咽喉。这里的“喉襟”指的是地理的咽喉地带,即黄河、泰山等地在地理上的重要性。
- 一日神州见陆沈:突然间,整个国家仿佛从陆地沉入海底。这里的“陆沈”是指国家的灭亡或动荡。
- 已为操琴感衰涕:已经如同弹奏琴曲一样感到悲伤落泪了。这里的“操琴”是比喻,暗指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感慨。
- 更须同辇梦秋衾:还需要和皇帝一起乘坐轿辇,在秋天里梦见那温暖的被子。这里的“同辇”是指皇帝身边的随驾人员,“辇”是一种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交通工具。而“秋衾”则是指秋天的被子。
- 城头大匠论蒸土:城墙上的士兵在讨论如何将泥土烧制成砖石。这里的“城头大匠”是指城墙上的守卫,“蒸土”是制作建筑材料的过程。
- 地底中郎待摸金:地下的工匠正在寻找黄金。这里的“地底中郎”是指地下的工匠,“摸金”则是寻找或开采金子的行为。
- 拟就天公问翻复:我准备向苍天提问,询问这一切的反复和无常。这里的“天公”是指上天或神灵,而“翻复”则是指变化多端或反复无常。
- 蒿莱丹碧果何心:那些蒿草和丹砂碧绿的树木又有什么心思?这里的“蒿莱”是指杂草和植物,而“丹碧”则是指丹砂或碧绿的石头。这里的“果何心”是反问句式,表示对于这些自然事物是否有什么情感或想法的疑问。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山河大地的景象,以及战争、政治等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担忧。同时,诗人也通过自身的感受和思考,展现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化的深刻理解。全诗意境宏大,语言简练,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