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淅淅散银沙,惊见芳丛阅岁华。
借暖定谁留翠被,炼颜端自有丹砂。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苦留客,衰迟久已避梅花。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清霜淅淅散银沙,惊见芳丛阅岁华。
借暖定谁留翠被,炼颜端自有丹砂。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苦留客,衰迟久已避梅花。
注释如下:
清霜淅淅散银沙,惊见芳丛阅岁华。
清霜淅淅:形容秋天的天气,清凉的白露逐渐凝结成霜。
银沙:比喻白色的露水。
惊见:突然发现。
芳丛:指菊花丛。
阅岁华:过了一年的时间。
借暖:利用阳光的温暖。
定谁:肯定是谁。
留翠被:留下绿色被子。
炼颜:使容颜更加美丽。
丹砂:丹药,通常用来美容。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秋香:秋天的花香味。
骚人:屈原,古代诗人,以悲楚之辞著称。
旧入骚人赋:指过去的文人曾经写过有关菊花的诗歌。
晚节:晚年的生活和态度。
好事家:喜好收藏好物品的人。
不是西风苦留客,衰迟久已避梅花。
不是:不是这样。
西风:秋风。
苦留客:苦苦挽留客人。
衰迟:衰老、迟缓。
避梅花:避开梅花盛开的季节。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鲜于彦鲁写的一篇赞美十月菊的诗。全诗通过对十月菊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首句“清霜淅淅散银沙,惊见芳丛阅岁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画卷。清霜淅淅,银沙飞舞,这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而菊花却在此时绽放,让人不禁感到惊喜和赞叹。这句诗通过对比,将菊花与大自然的美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展现了菊花独特的魅力。
第二句“借暖定谁留翠被,炼颜端自有丹砂。”则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美丽形象。借暖定谁留翠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寒冷的秋日里,菊花用自己的美丽吸引人们的目光,让人们忘记了寒冷。炼颜端自有丹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菊花的美丽不仅仅是外观,更是内在的品质,它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则是对菊花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进行了高度评价。秋香旧入骚人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菊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欢的对象,他们的诗词中也常常提到菊花。晚节今传好事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人们对菊花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将它视为一种珍贵的宝物来收藏和欣赏。
最后一句“不是西风苦留客,衰迟久已避梅花。”则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不是西风苦留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是秋风苦苦挽留我,而是我早已厌倦了冬天的严寒和梅花的凋零。衰迟久已避梅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已经老了,不再喜欢梅花,而是更愿意欣赏菊花的美丽。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十月菊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