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淅淅散银沙,惊见芳丛阅岁华。
借暖定谁留翠被,炼颜端自有丹砂。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苦留客,衰迟久已避梅花。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清霜淅淅散银沙,惊见芳丛阅岁华。

借暖定谁留翠被,炼颜端自有丹砂。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苦留客,衰迟久已避梅花。

注释如下:

清霜淅淅散银沙,惊见芳丛阅岁华。

清霜淅淅:形容秋天的天气,清凉的白露逐渐凝结成霜。

银沙:比喻白色的露水。

惊见:突然发现。

芳丛:指菊花丛。

阅岁华:过了一年的时间。

借暖:利用阳光的温暖。

定谁:肯定是谁。

留翠被:留下绿色被子。

炼颜:使容颜更加美丽。

丹砂:丹药,通常用来美容。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秋香:秋天的花香味。

骚人:屈原,古代诗人,以悲楚之辞著称。

旧入骚人赋:指过去的文人曾经写过有关菊花的诗歌。

晚节:晚年的生活和态度。

好事家:喜好收藏好物品的人。

不是西风苦留客,衰迟久已避梅花。

不是:不是这样。

西风:秋风。

苦留客:苦苦挽留客人。

衰迟:衰老、迟缓。

避梅花:避开梅花盛开的季节。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鲜于彦鲁写的一篇赞美十月菊的诗。全诗通过对十月菊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首句“清霜淅淅散银沙,惊见芳丛阅岁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画卷。清霜淅淅,银沙飞舞,这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而菊花却在此时绽放,让人不禁感到惊喜和赞叹。这句诗通过对比,将菊花与大自然的美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展现了菊花独特的魅力。

第二句“借暖定谁留翠被,炼颜端自有丹砂。”则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美丽形象。借暖定谁留翠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寒冷的秋日里,菊花用自己的美丽吸引人们的目光,让人们忘记了寒冷。炼颜端自有丹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菊花的美丽不仅仅是外观,更是内在的品质,它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则是对菊花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进行了高度评价。秋香旧入骚人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菊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欢的对象,他们的诗词中也常常提到菊花。晚节今传好事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人们对菊花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将它视为一种珍贵的宝物来收藏和欣赏。

最后一句“不是西风苦留客,衰迟久已避梅花。”则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不是西风苦留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是秋风苦苦挽留我,而是我早已厌倦了冬天的严寒和梅花的凋零。衰迟久已避梅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已经老了,不再喜欢梅花,而是更愿意欣赏菊花的美丽。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十月菊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