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斗微官不疗饥,中林春雨蕨芽肥。
归来应被青山笑,可惜缁尘染素衣。
【注释】
秋林:秋天树林,即隐居之地。
中林:指朝廷。
缁尘:黑色的尘土,这里代指官场。
素衣:白色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罢官归隐之后。诗的首联点明诗人自邓州幕府暂归后隐居的地点是秋林,颔联写隐居生活的艰辛,颈联写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青山的赞美,尾联写自己的内心感受。全诗意在表达出自己辞官归隐后,虽身处山林之中,却仍不免被官场的名利所累,无法像青山那样自在。
升斗微官不疗饥,中林春雨蕨芽肥。
归来应被青山笑,可惜缁尘染素衣。
【注释】
秋林:秋天树林,即隐居之地。
中林:指朝廷。
缁尘:黑色的尘土,这里代指官场。
素衣:白色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罢官归隐之后。诗的首联点明诗人自邓州幕府暂归后隐居的地点是秋林,颔联写隐居生活的艰辛,颈联写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青山的赞美,尾联写自己的内心感受。全诗意在表达出自己辞官归隐后,虽身处山林之中,却仍不免被官场的名利所累,无法像青山那样自在。
《曹得一扇头》是元好问的诗作。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 - 机中秦女仙去:这一句描绘了一位仙女在机中离去的场景,秦女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美女或仙女,这里可能指代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女子。"仙去"表明这位女子已经离开了人世或某种超凡脱俗的状态。 - 月底梅花晚开:这句话描述的是梅花在月圆之夜绽放的景象。月亮通常与夜晚、清辉、美好等意象联系在一起,而梅花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和坚韧的花卉
长安少年行 黄衫少年如玉笔,生长侯门人不识。 道逢豪客问姓名,袖把金鞭侧身揖。 卧驼行橐锦帕蒙,石榴压浆银作筒。 八月苍鹰一片雪,五花骄马四蹄风。 日暮新丰原上猎,三更歌舞灞桥东。 注释: 1. 黄衫少年如玉笔:指穿着黄衣的少年英俊有才情,如同用玉制成的笔。 2. 生长侯门人不识:在贵族家庭长大的人不认识他,因为他不是出身显赫的家庭。 3. 道逢豪客问姓名:在路上遇到了一位豪客询问他的姓名。
诗句释义与赏析 《鹧鸪天》薄命妾辞 一日春光一日深, 眼看芳树绿成阴。 娉婷卢女娇无柰, 流落秋娘瘦不禁。 霜塞阔,海烟沉, 燕鸿何地更相寻。 早教会得琴心了, 醉尽长门买赋金。 一、诗句释义 1. 一日春光一日深:描述春天的景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浓厚,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美丽逐渐加深。 2. 眼看芳树绿成阴:指春天里树木茂盛,绿色的树叶遮天蔽日,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3.
注释 1. 英威未觉消沈尽:英威,指英雄气概。未觉消沈尽,意为英雄气概没有完全消失。 2. 试向舂陵望郁葱:试,尝试;向,面对;舂陵,今属湖南省,是古代的郡县名;郁葱,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茂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英雄气概不屈不挠、永远旺盛的赞美之情。首句“英威未觉消沈尽”,以“英威”开头,突出了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这里的“英威”并非指真正的英雄气概
【注释】 1. 高原:指山原。水出山河改:指河水流出的地方,山川地貌改变。 2. 战地:指战场。风来草木腥:指战场上的风吹草动,草木都被血腥味污染了。 3. 杜宇:即杜鹃鸟,又名布谷,相传为蜀帝杜宇死后化为。啼:呜叫声。血:指杜鹃鸟的鲜血。 4. 苍龙蜕后鳞:指龙的鳞片脱落后被挂在树上。 5. 白骨又多兵死鬼:指战死的士卒的尸骨堆积如山。 6. 青山原有地行仙:指山中有修行成仙的道人。 7.
诗句翻译与注释 《鹧鸪天 孟津作》原文与译文对照及赏析 1. 总道忘忧有杜康 - 解释:认为酒能忘却忧愁,如同古代传说中的杜康之酒。 - 注释:杜康,传说中的酒神,常被视为酿酒的始祖,象征着解忧和庆祝。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酒带来的愉悦和忘却烦恼的向往。 2. 酒逢欢处更难忘 - 解释:每当饮酒之时,欢乐之情便难以忘怀。 - 注释:逢,遇见;欢处,快乐的时刻;更,更加;难忘,难以忘记
【注释】 喜春来:春天来了。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梅花凋零,但香气依然存在;柳枝已经断裂,但嫩叶尚未萌发。 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拆,宜唱喜春来。春风送来温暖的气息,使楼台上弥漫着花香;桃树和杏树的枝条已经绽开了嫩芽,正是唱歌庆祝春天到来的时候。 【赏析】 “喜春来”是全诗的主题。诗人以梅、柳、桃、杏四种植物为对象,分别写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梅残玉靥香犹在”,梅花虽然凋落了
玉楼春 楚地的姑娘身材最苗条,腰身纤细,她喜欢听新声歌水调。 已经看到天上的云彩停住不飞去,还在花丛中留下美丽的晚照。 倾城倾国的女子不贪图富贵,只希望有人欣赏她的笑靥。 青春年少的人要爱惜春天的时光,千万别让时光轻易流逝了。 注释: 1.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忆秦娥”、“汉宫秋”等。 2. 楚地的姑娘(楚娘):泛指南方女子。 3. 腰围小:身材苗条,腰肢纤细。 4. 会看新声歌水调
德和墨竹扇头 静里离离新粉,动时细细清香。 明月清风自在,红尘白日何妨。 注释: 1)“德和墨竹”是诗人自制的一把扇子,“德”指的是德性,“墨竹”是指用墨汁画成的竹子,象征着高洁的人品。 2)“新粉”指的是扇面上的新颜色,可能是一种淡雅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3)“动时细细清香”中的“细”,指的是细微,“清香”则是指扇子散发出的香气。
【注释】:七重,七种。宝树,即指宝树神。金界,指佛国净土。雯华,彩云和彩霞的合称,这里指祥云。画梁,指画栋,这里指彩绘的屋梁。 【赏析】:此诗描写了佛国净土的美好景象,表现了作者对佛教净土世界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优美、形象鲜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氛围
注释: 鹳崖、鱼窟都是地名,这里指代诗人所在的地点。间关,形容山高路险,人行走其中艰难。旬月,十天。归宁,归来看望母亲。西山,即西岳嵩山,位于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回首,回头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旅途艰辛与思念家人的诗。首句“鹳崖鱼窟路间关”,以鹳崖和鱼窟这两个地名起兴,表达了作者行走在崎岖山路上的情景。接着,“旬月无由一往还”表达了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原因,无法频繁回家看望父母的无奈。
【注释】 右司正:官名,指右司郎中。右司:指御史台的左、右司,为御史台的主要机构。渭川:即渭水之川,指长安附近的渭河两岸。千亩图:指一幅画。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当时诗人任右司郎中。这首诗描写的是右司郎中张九龄在长安城郊看到渭河两岸一片荒凉的景象,不禁感慨万端,遂作此诗。 首句写街尘弥漫,天色昏暗;次句点出荒凉,“一洒然”,是说心情顿时开阔。三
【注释】 1、长寿山居:作者隐居之地,在今四川长寿县境内。 2、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上元节,民间有观灯赏月的习俗。 3、微茫灯火共荒村:微弱的灯火与荒凉的村落相对照,形成一幅静谧而孤独的景象。 4、黄叶漫山雪拥门:满山遍野的黄叶被雪花覆盖,宛如一幅美丽的图画。 5、三十九年何限事: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经历了无数的世事变迁。 6、只留孤影伴黄昏:只有自己的身影陪伴着黄昏的到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分析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情感。 “斜阳高树挂晴虹”的意思是:夕阳的余晖映照在高树上,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斜阳”点明时间,为日暮时分;“高树”指高大、茂盛的树木;“挂”即挂住,这里指阳光照射到高树上,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肃肃微凉雨气中”的意思是:在微微清凉的雨中
【注释】 山居二首 其二:指作者在山居时所写的第二首诗。 山居二首:作者的一组七言绝句。 搜:寻觅,寻求。 茶瓯:用来盛放茶水的器具,也泛指茶杯。 信手拈书却枕头:随意拿起书来读,却把枕头放在头下。形容读书之乐。 檐溜滴残山院静:檐下的水滴落下来,将山间的庭院冲洗得一片寂静。 碧花红穗媚凉秋:美丽的花朵娇艳欲滴,红色的穗子摇曳生姿,迎接着凉爽的秋季。 赏析: “山居二首
这首诗是刘长卿为同舍郎刘德润家骖鸾图所作的序言。刘长卿,字文房,唐代诗人,与孟浩然齐名,并称“刘孟”。他的诗多写山水田园之景,风格清新自然,被誉为“清雅绝伦”。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千劫情缘万古期,楼中萧史姓名非。 千劫:指极长的时间,表示长久不变的情感。万古期:指无尽的时间,表示长久的期待。楼中萧史姓名:指传说中的萧史和弄玉的故事,他们因为相爱而不能在一起,最终化为蝴蝶。姓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