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歌词金曲卮,百年人事鬓成丝。
重来未必春风在,更为梨花住少时。
金缕歌词金曲卮,百年人事鬓成丝。
重来未必春风在,更为梨花住少时。
诗中注释
- 金缕歌词:指古代一种音乐形式,通常用于宴会或节庆活动,以金线装饰的酒杯为特点。
- 金曲卮:即用金线装饰的酒杯,是金缕歌词中的饮酒用具。
- 百年人事:指代人世间的沧桑变化,百年即一百年的时间,用来比喻世事的变迁。
- 鬓成丝:形容岁月流逝,人的发丝变得稀疏,象征着人的衰老。
- 春风在:春天的到来,常被用来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 梨花住:借指春天里盛开的梨花,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短暂而珍贵。
翻译译文
百年间人事如流水般逝去,留下的只是一丝丝白发和岁月的痕迹。尽管时光荏苒,但每一次重访旧地,都似乎能闻到春天的气息和梨花的清香。这种怀旧之情让我更加珍惜每一个与春天有关的时刻。
赏析
元好问在其《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其六》中巧妙地将人生感悟与自然景观结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视。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和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
诗人通过“金缕歌词金曲卮”这一意象,引入了金缕歌词这一古老的音乐形式,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接着,“百年人事鬓成丝”描绘了人世沧桑和岁月无情,通过白发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哀叹。
“重来未必春风在”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无法重现的无奈感,而“更为梨花住少时”则表达了对春天短暂而美好时刻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其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