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心事曲中论,曾笑明妃负汉恩。
明日天山山下路,不须回首望都门。
【注释】:
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八:
琵琶心事曲中论,曾笑明妃负汉恩。
明日天山山下路,不须回首望都门。
【赏析】
《雪香亭杂咏十二首》,是明代李攀龙的组诗作品。其中第八首,题为“琵琶”,全诗四句。此诗以琵琶为题,借琵琶抒发诗人对故国、故人的思念之情。
“琵琶心事曲中论”:琵琶,古代弦乐器,亦称“胡琴”。这里用来形容弹琵琶的女子。琵琶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弦乐器,也是我国古典音乐的代表性乐器之一。唐代以后,在民间广泛流传。琵琶的声音优美动听,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记忆。这首诗中的琵琶,也代表着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感受。
“曾笑明妃负汉恩”:明妃,即王昭君。西汉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向汉朝提出和亲的要求,汉武帝为了维护国家安定,决定将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王昭君出嫁前,汉武帝赐给她一把琴,并告诉她:“你的心如刀割,但你必须忍受这种痛苦。”王昭君在出嫁前,弹奏了这把琴,并唱了一首歌。这首歌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也表达了她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明日天山山下路”:天山,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道壮丽的自然景观。山路,是指通往天山的道路。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将在明天前往天山山下的路途中,继续弹奏琵琶,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天山山下”指的是诗人即将踏上的旅途目的地。
“不须回首望都门”:都门,是指京城的大门。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在旅途中,不必回头望着京城的大门,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和挑战。这里的“都门”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故乡和回忆。
这首诗通过琵琶这一乐器,表达了诗人对故国、故人、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乐观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