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杏溪桃三两枝,春归也作送春诗。
东君自爱长安好,能住山城得几时。
《春归》诗意赏析
《春归》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描述了春天的景色与作者的情感。首句“野杏溪桃三两枝”,描绘了春天里自然生长的植物,野杏与溪边的桃树点缀着春天的景致。这句不仅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还隐含着对生命力的赞叹。接下来的句子“春归也作送春诗”,则是将春天的结束视为一种自然的循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转、季节更替的深刻理解。
“东君自爱长安好”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珍视与留恋。长安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的象征,这里的繁荣景象使诗人感到自豪和向往。然而,诗尾“能住山城得几时”则透露出一种无奈,表达了诗人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下,渴望找到一处安宁之所的深切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春天美景的赞颂,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杜甫作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他在艰难岁月中的自我调适与坚持。
《春归》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观的生动描述,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流转、季节更替的深刻理解。诗中的“野杏溪桃”象征着春天的复苏与繁荣,而“春归也作送春诗”,则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最后,“东君自爱长安好,能住山城得几时”流露出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他面对乱世仍保有一份坚定的理想主义情怀。整首诗歌既展现了杜甫深邃的思想感情,也传递出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