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车闹晓晴。
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

【注释】

乙卯:宋哲宗时,公元1095年。汴梁:北宋都城开封。内乡:今河南内乡县。

沾:沾湿,这里指麦苗被雨水滋润。

沟:田间的沟渠。

轧轧:车轮碾压时发出的声响。

花柳:花木。

转:转动,这里指随季节变换位置。

一犁:耕翻一次的工作量,这里指春耕。

【译文】

二月二十一日从汴梁回到家乡,二十五日夜久旱而雨,于是写了首《内乡》诗。三十年后追录于此。

桑条被雨水润湿,麦沟青翠;农人用耕车耕作,闹得早晨晴朗。

我的眼睛不随着花木转动,最关心的是那耕翻一次的春事。

【赏析】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二月二十一日从汴梁返回故乡内乡。当时正值久旱之后,诗人归家后即写下这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幅久旱逢甘露、麦田青翠、农家耕作图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和丰收的喜悦之情。

第一句“桑条沾润麦沟青”,写春雨使桑条得到滋润。第二句“轧轧耕车闹晓晴”,写农夫的耕车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轧轧作响,一派春耕繁忙的景象。这两句是全诗的基调,表现了久旱之后春雨带来的生机。

第三句“老眼不随花柳转”,写诗人虽已年迈,但目光如昔,依然注视着田野。第四句“一犁春事最关情”,则点明全诗的中心——关心春耕。这两句与上两句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诗人对农民春耕劳动成果的关切之情。最后一句“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是作者的总结,也是他的心愿。他希望农民能像自己一样关注春耕,多打粮食,为国家做出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