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景风流恰入时,留题纸尾竟何辞。
不因脱兔投林了,何处而今更有诗。
李仲华,字子羽,号东樵,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员外郎。有《东樵集》。
这首诗的大意是:小景风流恰入时,留题纸尾竟何辞。不因脱兔投林了,何处而今更有诗。
逐句释义如下:
- 小景:指的是小巧精致的画面或者风景。
- 风流:指风雅潇洒的气质或风度。
- 恰入时:恰好符合时宜,即恰到好处。
- 留题纸尾:在纸上留下记念或题词。
- 竟何辞:竟然没有多余的言辞。
- 不因脱兔投林了:不是像兔子从树林里逃跑一样逃避现实。
- 何处而今更有诗:哪里还能找到如此多的好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一个小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当下社会现状的感慨和思考。诗中的“小景”指的是一幅画或者一幅山水画,但更有可能是指现实中的一些美好的事物或者景象。
诗人通过描绘这个小景,表达了自己对于当前社会的一种看法。他认为,虽然现在的社会看似繁华喧嚣,但实际上却失去了真正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因此,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不因脱兔投林了,何处而今更有诗?”意思是说,如果没有真正地追求和坚守文化的精髓,那么在这个繁华的时代里,又怎么能创造出像诗一样美妙的作品呢?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小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社会的一种批判和反思,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