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崖玄武暮,黕黑如积铁。
东厓劫火馀,绚烂开锦缬。
就中岭头一峰凸朴奇,剩费寒云几千叠。
摩围可望不可到,青壁无梯猿叫绝。
林烟日射彩翠新,跬步疑有黄金阙。
画工胸次墨汁满,那得冰壶贮秋月。
直须潮阳老笔回万牛,露顶张颠挥醉帖。
石门细路无涧泉,行人饥渴挽不前。
辛苦黄榆三十里,岂知却有看山缘。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时期所作,描写了他游览黄州南山时所见美景,以及他对此的感受。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 北崖玄武暮,黕黑如积铁。(北崖的玄武岩,在傍晚时分显得非常漆黑,就像堆积的铁块一样。)
- “北崖”指的是黄州的北面,即南山。“玄武”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北方神灵之一,象征着北方。“暮”表示天色已晚。“黕黑如积铁”形容山石的颜色深沉而厚重,好像堆积的铁块一般。
- 东厓劫火馀,绚烂开锦缬。(东面的悬崖在火灾之后依然绚丽多彩,如同织锦一般绚烂。)
- “东厓”指的是南山的东面。“劫火”是指历史上的战乱或灾难。“绚烂开锦缬”形容景色美丽,如同五彩斑斓的绸缎。
- 就中岭头一峰凸朴奇,剩费寒云几千叠。(在其中最高的山峰上,有一座山峰突出且古朴奇特,仿佛要花费成千上万层薄雾才能覆盖它。)
- “就中”表示在这些山峰之中。“岭头”指的是山的最顶部。“凸朴奇”形容山峰的形状独特且质朴。“剩费”意味着要花费很多力气才能达到那里。“寒云几千叠”形容云雾缭绕,层层叠叠,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 摩围可望不可到,青壁无梯猿叫绝。(摩围山可以远远地观看,但无法真正到达;山上的青壁没有梯子,猿猴们叫声此起彼伏,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 “摩围”是摩围山的别称。“可望不可到”表示虽然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峰,但无法亲自到达。“青壁”指的是山上的青石峭壁。“无梯”表示山路陡峭,没有阶梯可供攀登。“猿叫绝”形容猿猴的叫声非常响亮,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 林烟日射彩翠新,跬步疑有黄金阙。(树林里的烟雾在阳光下折射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每一步都好像走在一座黄金建造的宫殿里。)
- “林烟”是指树林中的烟雾。“日射”表示阳光照射。“彩翠新”形容树木的色彩鲜艳且新鲜。“跬步”指的是一步的距离。“黄金阙”形容每一步都像是走在一座金光闪闪的宫殿里。
- 画工胸次墨汁满,那得冰壶贮秋月。(画家的胸中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他的画作充满了墨汁,就像是冰壶中的月亮一样清澈明亮。)
- “画工”指的是画家。“胸次”指的是心中的思想和感情。“墨汁满”形容画家的画作充满了墨色和情感。“冰壶贮秋月”用来形容画家的画作如同晶莹剔透的冰壶中的秋月一样清澈明亮。
- 直须潮阳老笔回万牛,露顶张颠挥醉帖。(如果需要像潮阳的老笔一样挥洒自如,那么应该回到山顶,露出头顶,挥动手臂,尽情地挥洒笔墨,写下醉人的诗句。)
- “直须”表示必须。“潮阳”是地名,这里指代一种豪放不羁的艺术风格。“老笔”指的是老练的笔法。“回万牛”形容用笔力道强烈,能够带动万千笔墨之力。“露顶张颠”形容人头发散乱,头顶暴露,形容一种放纵的状态。“挥醉帖”指的是挥洒自如,写下充满醉意的诗歌。
- 石门细路无涧泉,行人饥渴挽不前。(石门小路上的小溪里没有泉水,行人因为饥饿口渴而无法继续前行。)
- “石门”指的是通往山顶的路途中的一个景点。“细路”形容小路狭窄曲折。“无涧泉”表示小溪中没有水流。“行人”指的是经过此地的人。“饥渴挽不前”形容由于饥饿和口渴,人们无法继续前进。
- 辛苦黄榆三十里,岂知却有看山缘。(经历了辛苦的黄榆岭三十里路程后,我竟然发现这其实是一次观赏山景的好机会。)
- “辛苦”表示辛苦劳累。“黄榆”指的是黄州地区的黄榆树。“三十里”表示距离很长。“岂知”表示没想到。“却有看山缘”指的是原来只是辛苦地走了这么远,却意外发现了欣赏山景的美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