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河汉已西倾,独坐披衣过五更。
檐马丁东风外响,田车历辘月中行。
忘形沙鸟知人意,窣地山云不世情。
露草霜筠有幽意,诗题分付候虫声。

解析

此诗为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句。每句均以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哲理思考。以下是逐句的注释与赏析:

1. 阑干河汉已西倾,独坐披衣过五更。

  • 注释:阑干,即栏杆,这里指代天边的银河。河汉已西倾,形容天色已晚。
  • 赏析:第一句写景,通过天空中的星星来表达时间的流逝,暗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 檐马丁东风外响,田车历辘月中行。

  • 注释:檐马丁,指屋檐下的风铃在风中发出的声音。
  • 赏析:第二句继续描述夜晚的景观,强调自然之声(如檐下的风铃声)与时间(月亮的运行)的结合,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3. 忘形沙鸟知人意,窣地山云不世情。

  • 注释:沙鸟知人意,沙鸥能够感受到人的心意。
  • 赏析:第三句进一步描绘自然环境与人的情感之间的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4. 露草霜筠有幽意,诗题分付候虫声。

  • 注释:露草霜筠,指露水覆盖的草木及竹叶上凝结的霜。
  • 赏析:最后一句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露草和霜筠等自然元素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同时通过提及“诗题分付候虫声”,将诗歌的主题与自然界的声音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

结论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每一诗句都巧妙地结合了自然元素与人的情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风景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