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鞍马倦黄尘,喜见空岩万叠云。
漫漫野烟迷去鸟,萧萧林叶带残曛。
苔封老桧龙鳞起,石碍流泉燕尾分。
夜敞松窗耿无寐,一庭萝影月纷纷。
宿万安寺
长途鞍马倦黄尘,喜见空岩万叠云。
漫漫野烟迷去鸟,萧萧林叶带残曛。
苔封老桧龙鳞起,石碍流泉燕尾分。
夜敞松窗耿无寐,一庭萝影月纷纷。
【注释】:
- 宿万安寺:在江西南昌市西,是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 长途鞍马倦黄尘:形容旅途劳顿,身疲力尽。
- 喜见空岩万叠云:高兴地看到高高的山岩上覆盖着层层叠叠的白云。
- 漫漫野烟迷去鸟:漫无边际的烟雾使鸟儿迷失方向。
- 萧萧林叶带残曛:萧瑟的树叶带着夕阳的余晖。
- 苔封老桧龙鳞起,石碍流泉燕尾分:长满了青苔的老樟树鳞片状的树皮隆起,石头阻碍了泉水形成燕尾状的水流。
- 夜敞松窗耿无寐,一庭萝影月纷纷:夜晚敞开松木窗户,耿耿不寐,庭院中垂挂着的萝蔓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不定。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画家米芾的作品。诗题“宿万安寺”表明这是一首描写夜晚住宿万安寺时的所见所感之作。诗人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旅途后,终于抵达目的地,心情无比兴奋。
第一句“长途鞍马倦黄尘,喜见空岩万叠云。”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后的疲惫状态和欣喜之情。长时间的骑马旅行让诗人感到疲倦,然而当他到达万安寺,看到的却是层层叠叠的白云,这让他感到非常欣喜。
第二句“漫漫野烟迷去鸟,萧萧林叶带残曛。”进一步描绘了万安寺周围的自然景色。漫无边际的烟雾让鸟儿迷失方向,而萧瑟的树林和叶子在傍晚的余晖中显得特别美丽。
第三句“苔封老桧龙鳞起,石碍流泉燕尾分。”则描述了万安寺内的景致。长满青苔的老樟树鳞片状的树皮隆起,石头阻碍了泉水形成燕尾状的水流。这些细节都让人感到十分美丽和宁静。
最后一句“夜敞松窗耿无寐,一庭萝影月纷纷。”则是诗人在万安寺过夜的感受。他打开了松木窗户,久久无法入睡,庭院中垂挂着的萝蔓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不定。这个描述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万安寺的美丽和神秘。同时,诗人的情感变化也贯穿始终,使得这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