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丝夺麦人争略,烘日吹风天有年。
汤饼元非小人腹,茧丝都作大夫贤。
”`
攘丝夺麦人争略,烘日吹风天有年。汤饼元非小人腹,茧丝都作大夫贤。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攘丝夺麦人争略:比喻人们为了利益而争斗。
- 烘日吹风天有年:形容大自然的循环和时间的流逝。
- 汤饼元非小人腹:意味着即使是普通的饮食(如汤饼),也不应被视为卑微或粗俗。
- 茧丝都作大夫贤:强调即使是最普通的材料(如蚕丝),也可以制作出有价值的东西,反映出对平凡事物的重新评价和价值重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物各有用以及人应有高尚情操的思考。诗人通过“攘丝夺麦”这一行为,揭示了人们在利益面前的争斗和贪婪,进而以自然现象的永恒轮回,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诗中的“汤饼元非小人腹,茧丝都作大夫贤”,则是对普通人物的重新评价,表明即使是平凡的饮食也能体现人的美德,而普通的蚕丝也能被用来制作高贵的物品。这种对平凡价值的肯定,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理解——无论物质条件如何,人的内在品质才是决定其价值的关键。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事物的描绘和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世间万象时,应当保持一颗平常心,发现并珍视生活中每一个细微的美好和价值。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象征,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和思想启迪。它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表达,鼓励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