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翔金鼎,苍龙戏玉池。
心源澄似水,鼻息细于丝。
枕上山川好,壶中日月迟。
神仙学道者,那许小儿知。
杂诗六首 其三
丹凤翔金鼎,苍龙戏玉池。
心源澄似水,鼻息细于丝。
枕上山川好,壶中日月迟。
神仙学道者,那许小儿知。
注释:
- 丹凤翔金鼎: 丹凤,传说中的神鸟,常与凤凰一起出现,这里用来形容尊贵和祥瑞。金鼎,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也象征着尊贵和权力。这里的丹凤翔金鼎,可能是在形容一种高贵的地位或是某种神圣的仪式。
- 苍龙戏玉池: 苍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通常与威严和力量联系在一起。玉池,这里可能是指清澈如玉的水池或仙境中的水潭,苍龙在其中戏水,描绘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景象。
- 心源澄似水: 心源,指的是心灵深处,这里用来形容心灵的纯净无暇。澄似水,意味着像水一样清澈透明,没有杂质。这里的心源澄似水,可能是在强调一个人的心灵应该像水一样纯洁无瑕,不被外界的纷扰所染。
- 鼻息细于丝: 鼻息,指呼吸时的气流声。细于丝,意味着比细线还要细,形容呼吸非常微弱或细微。这里的鼻息细于丝,可能是在形容一个人在安静、放松的状态中,呼吸变得非常轻柔和缓慢,给人一种平和的感觉。
- 枕上山川好: 枕上,即枕头之上,这里用来比喻一种轻松舒适的环境或状态。山川,自然界中壮丽的自然景观。好的,这里表示美好、令人愉悦的意思。这里的枕上山川好,可能是在描述一个人在休息时,被周围的自然美景所环绕,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 壶中日月迟: 壶中,指在壶中倒影或反映出来的形象。日月,指太阳和月亮。迟,意为缓慢、迟缓。壶中日月迟,可能是在形容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或进行冥想时,时间过得非常缓慢,仿佛在壶中的倒影中看到了太阳和月亮的缓慢移动。
- 神仙学道者: 神仙,指超凡脱俗的人。学道,学习道家之道,追求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境界。这里是说那些真正追求道的人,他们通过修炼、修行等方式,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与天地同寿的境界。
- 那许小儿知: 那,疑问代词,相当于“哪”的意思。许,大约、也许。小子,指年轻的人。知,了解、知道。这里的那许小儿知,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观点,即真正的智慧和理解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砺,甚至可能需要天赋和机遇的结合才能达到。
赏析:
这首诗以丹凤翔金鼎、苍龙戏玉池开篇,描绘了一幅宏伟而神秘的画面。接着,诗人通过描述心源澄似水、鼻息细于丝等意象,表达了对于内心世界和呼吸状态的观察。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学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诗中的“枕上山川好”、“壶中日月迟”等意象,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地。这种境界既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生活态度的体现。诗人通过描绘这种理想境界,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念。它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颂扬,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