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嶂何时出,荒城落日低。
音书云去北,烽燧客愁西。
鹰隼乘秋击,狐狸倚莫啼。
吟诗且排闷,佳句敢攀跻。
晚望
叠嶂何时出,荒城落日低。
音书云去北,烽燧客愁西。
鹰隼乘秋击,狐狸倚莫啼。
吟诗且排闷,佳句敢攀跻。
注释:
叠嶂:层层叠嶂,形容群山连绵不断。
荒城:荒凉的城池。
音书:书信。云去北:书信飞向北方。
烽燧:古代边防上的烽火台,用以传递军情。
鹰隼:指雄鹰和猎豹等猛禽。秋击:秋天狩猎。
倚:依偎、依附。莫啼:不要啼哭。
吟诗:吟咏诗歌。
排闷:排解心中的郁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傍晚时分登高远望时的内心感受。首联“叠嶂何时出,荒城落日低”,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叠嶂,即层峦叠嶂,形象地展现了群山的雄伟壮观;荒城,则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与叠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落日低,则暗示着夕阳即将落下,为全诗增添了几分凄美之感。
颔联“音书云去北,烽燧客愁西”,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音书,即书信,诗人通过书信得知家乡的消息,心中难免有些失落和惆怅;而烽燧,作为古代边防的象征,常常伴随着战争和离别的痛苦,诗人在此处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鹰隼乘秋击,狐狸倚莫啼”,则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鹰隼乘秋击,象征着英勇果敢的精神风貌;狐狸倚莫啼,则暗示了内心的悲伤和无助。这两个意象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为深远。
尾联“吟诗且排闷,佳句敢攀跻”,则是诗人对自我的一种肯定和鼓励。他选择吟诗排解心中的郁闷,并且勇于挑战自己,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也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豪迈之气。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的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同时,这首诗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往直前地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