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凿而来道路通,行人万古翠微中。
南山山寺题诗满,一字何曾到禹功。
【解析】
龙门:指黄河的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西北。疏凿而来道路通,行人万古翠微中。意思是说:黄河水势汹涌澎湃,从龙门峡谷奔腾而来,形成了一条大路,为人们通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河水的冲激也使两岸悬崖峭壁,险象环生;河水暴涨时还会吞没桥梁,危及游人的生命安全。尽管如此,人们仍能乘舟或徒步,沿着峡谷,游览欣赏大自然的风光。“行人”即诗人自指。“翠微”指青葱的山林。“南山山寺题诗满,一字何曾到禹功。”意思是说:我曾在山寺里留下过许多诗句,其中不乏赞美自然山水之美妙的佳句。但它们与当年大禹治水的业绩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了。大禹是夏王朝的一位杰出的帝王,他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地完成了治水的壮举,被尊奉为古代的英雄。
【答案】
译文:
黄河水势汹涌澎湃,从龙门峡谷奔腾而来,形成了一条大路,为人们通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河水的冲激也使两岸悬崖峭壁,险象环生;河水暴涨时还会吞没桥梁,危及游人的生命安全。尽管如此,人们仍能乘舟或徒步,沿着峡谷,游览欣赏大自然的风光。我曾在山寺里留下过许多诗句,其中不乏赞美自然山水之美妙的佳句。但它们与当年大禹治水的业绩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者借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来抒发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首句写黄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次句写人们在险峻的山峰间开辟了一条条道路,方便了人们的通行;第三句写诗人在山寺中留下了很多赞美山水的诗句。第四句用反衬手法,将诗人留下的诗句与大禹治水的业绩进行对比,从而突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诗人在赞叹大自然的美好的同时,也感叹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并由此而生发出一种悲凉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