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均为失霸图,起何残忍括何愚。
杀降未见无祸者,累将其能有种乎。
日暮悲风噎丹水,夜深寒月照头颅。
快心千载杜邮剑,人所诛耶鬼所诛。
【注释】
长平,古地名,在今山西高平一带。秦昭王与赵国交战,败赵军于此,遂拔邯郸,坑杀降卒四十万人。后用以指战死的士卒或被俘的敌军。
秦赵均为失霸图,起何残忍括何愚。
(秦国和赵国都失去了称雄天下的雄心壮志,究竟是由于残忍还是愚蠢?)
杀降未见无祸者,累将其能有种乎。
(杀降兵没有被杀的,是因为他们还有能耐吗?)
日暮悲风噎丹水,夜深寒月照头颅。
(黄昏时分,悲风呜咽地吹拂着丹水岸边;夜深人静时,寒月皎洁照着那些已死之人的头颅。)
快心千载杜邮剑,人所诛耶鬼所诛。
(千年之后,人们还在用杜邮之剑来惩治那些作恶多端之徒;他们被人们诛杀,难道不是被鬼神所诛吗?)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刺的作品。全诗以历史事实为题材,对秦赵长平之战中的残忍行为进行了揭露和谴责。首联指出秦灭赵并非出于残忍,而是秦赵两国争雄的需要。颔联进一步揭示了长平之战中惨绝人寰的一幕:杀降兵不见有被杀者,难道是因为他们的才能值得保留吗?颈联写黄昏和深夜的景象,衬托出长平之战的惨状和诗人内心的悲痛。尾联以“快心”和“鬼神诛”两个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这场悲剧的感慨。全诗通过描绘长平之战的历史场景,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语言简练、生动形象,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