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榆火碧烟新,拜扫归来第四辰。
城里看家多白发,游春总是少年人。
注释:清明时节,村村的榆树火苗在碧绿的烟雾中闪烁新绿,清明节过后,人们纷纷回家拜祭扫墓。城里的人多数白发苍苍,而外出游玩的年轻人却依然年轻活力。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乡村景象和城市风貌。诗中通过对比,突出了清明节后人们的不同状态。在农村,人们忙着拜祭扫墓,而城市里则显得有些冷清。然而,城市的繁华与农村的自然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观察和描绘,展现了人们对清明节的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村村榆火碧烟新,拜扫归来第四辰。
城里看家多白发,游春总是少年人。
注释:清明时节,村村的榆树火苗在碧绿的烟雾中闪烁新绿,清明节过后,人们纷纷回家拜祭扫墓。城里的人多数白发苍苍,而外出游玩的年轻人却依然年轻活力。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乡村景象和城市风貌。诗中通过对比,突出了清明节后人们的不同状态。在农村,人们忙着拜祭扫墓,而城市里则显得有些冷清。然而,城市的繁华与农村的自然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观察和描绘,展现了人们对清明节的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注释】: 1. 披热达许方,山巅青漫漫。披热达许方,意为“披热达许的山峰”,许方村位于山西晋城市泽州县境内,因地处太行山区,故以“山巅青漫漫”来形容其地势之陡峭与山色之苍凉。 2. 野黄麦初割,畦绿蔬才灌。野黄麦初割,指田野中刚割下的金黄色小麦;畦绿蔬才灌,指田间刚浇过水的绿色蔬菜。 3. 春篱苘叶深,巷树春花乱。春篱苘叶深,指春天里长满青草的篱笆;巷树春花乱
诗句释义 1 国风久已熄,如火不再然。 - “国风”通常指古代诗歌的总称,这里可能指代某种传统的、古老的风格或艺术形式。 - “如火不再然”意味着这种风格或艺术已经消失,不再像以前那样活跃或存在。 - 整句表达了对古老艺术形式的怀念和哀叹其消失的现状。 2. 流为玉台咏,铅粉娇华年。 - “玉台咏”指的是一种古代的诗歌形式,通常与女性有关,可能是宫廷诗或女性诗人的作品。 -
菣可为炙啖,博哉释草儒。 解释:菣(shēng)是可以用来烤着吃的,这是一种珍贵的药材。 注释:菣,一种药材,可以用于烹饪。 译文:这种珍贵的药材可以用来烤着吃。 奈何骚人咏,不与兰茝俱。 注释:为什么诗人会歌颂它,却不和兰花、香草一起被赞美呢? 译文:诗人为何会歌颂它,却并不和兰花、香草一起被赞美呢? 青青发陈荄,嫩胜稊生枯。 注释:它生长得很旺盛,甚至比枯萎的草还要好。 译文
梁山宫高高切云,秦家箫鼓空中闻。 注释:梁山宫的高大宏伟如同能切穿云霄一样,从远处就能听到秦家的箫鼓声。 宫殿作云王作龙,何人敢谒滈池君。 注释:宫殿宛如天上的云,而云王则是龙王,无人敢于去拜见滈池君(指秦始皇)。 珠围翠绕穷天下,道上行人衣半赭。 注释:珠光环绕,翠色围绕,天下所有的美景都穷尽于此,道上的行人衣服一半是赭石红的颜色。 不觉生灵血液枯,化为宫上鸳鸯瓦。 注释:不知不觉中
这首诗是李道人的《嵩阳归隐图》,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下面是逐句的译文: 城郭维崇,井里维通。 冠盖维错,纨绮维丛。 云谁之子,招子归嵩。 舍我筝筑,乐彼潺淙。 食彼瓦缶,遗我鼎钟。 云谁之子,绘子归嵩。 离人友鹿,避俗朋松。 石啮我足,泉瘿我咙。 吾恐时人,笑子归嵩。 有山有怪,有水有龙。 盗出寇没,啸兕咻熊。 吾恐狂人,诳子归嵩。 子谓我言,决意归嵩。
跋伯玉命简之临米元章楚山图 巴东峡谷如破碎的彩霞,天空中仿佛有斧凿的痕迹。 下面是奔腾的急流,碧绿的沙石在下面沉积,如同家宅。 云雾缭绕,早晚明灭不定,早上可以见到阳光,晚上却能吞噬月亮。 远山像手指一样近,过客哪里知道只有一瞥的机会。 高人居住在此地,感到遗憾来得太晚,不厌孤篷往返漂泊。 不要说造物者喜欢贫穷的人,那许大的乾坤富于君王的眼睛。 用心为镜照诸山,山的形状就像人的面貌纷乱多样。
阳夏(地名)何正卿作叠语四句未成章,予复以叠语寄之。凡四变文。 缊缊蠢蠢:形容人民生活状态。 矫矫亢亢:形容人有志节。内守贞:内心保持高尚的操守。 昂昂藏藏:形容人行为举止与众不同,不随波逐流。独异俗:独自形成一种习俗或风尚。 落落莫莫:形容人谦虚自谦的样子。不厌贫:不嫌贫穷,乐于贫困的生活。 归与归与且糊口:暂且维持生活,不要过分追求。归去来兮,归去来兮,归去来兮
松筅同希颜钦叔裕之赋牺牲青黄木命灾,羁绊剪剔伤马性。 折松为筅得天助,此君幸免遭残害。 初缘形状似代无,不料奇功胜过人。 人间斧斤不需劳,座中火起鸣笙箫。 千秋蛰骨养霜雪,一日奋鬣翻云涛。 岩烟击拂殷雷起,颠风蹴踏银山高。 不嫌一勺水无力,卷起三江都是吸。 借此岁寒姿,扶我衰朽质。 扫除幻影不到眼,洗净尘埃洗胸臆。 扪霞直与羡门期,一笑桑田海波白。 【注释】 ①牺尊:古代祭祀时盛酒器。
【注释】 山:一作“游”。政可采:可以采摘。负我孤舟篷:背负着孤单的小船篷。胡为:为何。红尘里:尘世间。扰扰:纷乱的样子。槐安宫:即华阳洞,在今四川灌县西北。洪崖:传说中的仙人。与天通:与天相感通。洗心胸:洗去心中的杂念。 【赏析】 此诗写元裕之邀诗人游览名胜而诗人不赴,并表示要超脱尘俗,与天地合一的志向。 首联“石华政可采,负我孤舟篷”,意思是说,山上的石华是值得去采摘的,但是背着我的孤舟篷
【注释】 ①南风入桂树:指秋天的南风,吹动桂花树。 ②碧峥嵘:形容树叶色彩鲜艳如翡翠。 ③上与云烟撑:树枝伸展,与天空相接。 ④黄金间白玉:比喻桂花的颜色如同黄金和白玉一样璀璨。 ⑤遍先晶荧:遍地闪耀着晶莹的光芒。 ⑥笙箫坐间发:笙箫等乐器在周围响起。 ⑦鸾鹤空中鸣:鸾鸟、鹤鸟在空中飞翔时鸣叫。 ⑧浩歌山谷应:高声歌唱,山谷回应。 ⑨起舞衣裳轻:起舞时衣服飘逸轻盈。 ⑩一尊石上酒
《牛叹》是一首充满深刻寓意的诗作,表达了对农夫辛劳与遭遇的同情。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读: 1. 谁怜宿料一生无: - 注释:诗人在感叹自己一生的劳作与贡献似乎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或回报。 - 赏析:这里的“谁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默默付出而未被理解或认可的无奈与哀叹。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悲悯之情。 2. 身后仍遭金十奴: - 注释:尽管生前可能未被人所重视
李道人家山图 见说高斋住太行,溪山襟带古祠堂。 圭桐叶落周家雨,铁树根盘晋国霜。 烽火不堪耕夜月,画图犹可挂残阳。 自怜不及汾州雁,春去秋来过石梁。 注释 1. 高斋:指道士的住所。太行:指太行山。 2. 圭桐:一种植物。周家雨:指周代(公元前1046~前256)的雨水,这里泛指周朝的文化或历史。晋:指晋国(今山西)。 3.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信号。这里指战争。耕夜月:在月光下耕种。 4. 画图
注释: 堂溪城:即堂溪,今属江西。南:向南。感寓:感慨抒发。断岸崩崖带草长,茂林高垲晚生凉:断岸上的山崖被冲刷得参差不齐,草木丛生;茂密的树林在高处显得格外清凉。 田头经水成驹卧,云色因风变狗苍:田间的水已经漫过田埂,像马一样躺在地上;而天上的云彩随着风的变化而变化,有时像狗的黑色,有时又变成白色的羊群。 战地尚余唐垒栅,故城曾入楚封疆:虽然战乱已久,但唐朝留下的堡垒和栅栏仍然存在
莫春山家二首其一 注释: 1. 山烟向晚白蒙蒙,人过梨花树底风。——傍晚时分,山间烟雾缭绕,显得朦胧而迷蒙,行人经过梨花树下时,一阵微风吹过。 2. 一犬不鸣村径黑,野灯孤起远林中。——一只狗不叫了,村庄的小路显得黑暗;远处树林中的野灯孤独地亮着。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乡村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的景色和乡村的生活。在诗的开头,诗人通过描绘山间的雾景和梨花树
莫春山家二首 其二 【注释】: 莫春:即暮春。指暮春时节。山家:指隐居的山中人家。 阑:尽也,完了。 壮气:豪迈之气。欲消磨:要消逝了。 奈此:哪管这些。 青灯:青色的油灯。 永夜:长夜。 壁上取琴弹一曲:在墙壁上取琴弹奏一曲。 不知天外落银河:不知道天上有银河落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人用“壮气”二字点明题旨。“语阑”“壁”二字点出时间地点,“欲消磨”三字写出心情
【注释】 俳优:古代的滑稽演员。施能:指晋代的施耽,字长文;卖晋:指卖弄晋朝的权术,暗喻施耽出卖自己的主上。移君贰:指施耽在晋成帝时为中书令,他与尚书令庾冰不和,曾建议成帝“移镇”。旃解讥秦救陛郎:旃,通“谈”,议论;危言,即“危言危行”;秦救陛郎,指苻坚派徐邈入蜀劝后主孟昶投降的事;危言危行,意即说些危险的话,做些危险的事。却教若辈管兴亡:却,反而;若辈,你们这些人;管,管领;兴亡,指国运盛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