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衢鞍马苦尘腥,忽见溪桃倦意醒。
未必施朱便粗俗,最怜涤露出娉婷。
城东诗老图幽绝,水上仙郎记窈冥。
何似玉堂留故事,卖花担上有丹青。
马上见桃花
九衢鞍马苦尘腥,忽见溪桃倦意醒。
未必施朱便粗俗,最怜涤露出娉婷。
城东诗老图幽绝,水上仙郎记窈冥。
何似玉堂留故事,卖花担上有丹青。
译文:
在繁忙的街道上骑马时,尘土飞扬令人感到疲惫,忽然看到溪边盛开的桃花使我精神为之一振。
桃花不必刻意涂抹胭脂就能显得美丽大方,最让我怜爱的是那种洗过水的桃花,清新脱俗,亭亭玉立。
城东有一位诗人,他画的山水画非常清幽绝妙;水上有一位神仙般的人物,他记录的山水画让人感觉深邃而神秘。
我宁愿像古代文人那样留在京城中创作诗歌,也不愿意像他们一样卖花。因为在我的生活中,有画画的人陪伴着我,给我带来了快乐和艺术灵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在路上偶遇桃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首句“九衢鞍马苦尘腥”,描绘了诗人在繁忙的街道上骑马时,尘土飞扬的景象。这里的“苦”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环境的不满和厌烦。
接着“忽见溪桃倦意醒。”则转换了视角,从诗人自己的感受转向了外部的世界。这里的“溪桃”指的是溪边的桃花,而“倦意醒”则形容的是诗人被桃花的美丽所吸引,从而从疲惫的状态中醒来。
接下来的两句“未必施朱便粗俗,最怜涤露出娉婷。”则进一步赞美了桃花的美。这里的“施朱”和“涤洗”都是修饰桃花的动作,而“粗俗”和“娉婷”则是形容桃花的美态。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他对桃花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城东诗老图幽绝,水上仙郎记窈冥。”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和升华。这两句话分别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家形象,一种是居住在城东的诗人,他的画作清新绝伦;另一种是生活在水上的神仙般的人物,他的画作深邃神秘。这两种形象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化身,代表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一句“何似玉堂留故事,卖花担上有丹青。”则是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理想的总结。他认为,与其像那些卖花的商贩一样为了生计而奔波,不如像古代文人那样留在京城中创作诗歌。因为在他的生活中,有画画的人陪伴着他,给他带来了快乐和艺术灵感。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和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崇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