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于道未为尊,求道须教造大醇。
理学一门要精密,时文大病在尖新。
高谈天下经纶易,谁疗目前饥馑因。
拚却挂冠高蹈去,孰云林下果无人。
注释:
- 文章于道未为尊,求道须教造大醇。
译文:文章在道理上并不尊贵,求道必须追求深邃而醇厚的学问。
赏析:这句诗表达的是作者对“道”和“学”的理解。他认为,文章虽然能够表达思想和情感,但在道理上并不尊贵。真正的学问应该是深邃而醇厚的,能够引导人向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文字游戏上。
- 理学一门要精密,时文大病在尖新。
译文:理学是一门需要严谨细致的学问,时文的弊端在于过于追求新颖。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理学的严谨性和时文的弊病。理学是一门研究宇宙万物规律的学问,要求严谨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而时文则是一种应试的文章类型,往往过于追求新颖和奇特,忽略了内容的实质。因此,作者认为理学应该更加注重严谨性,而时文则应该避免过于追求新奇。
- 高谈天下经纶易,谁疗目前饥馑因。
译文:谈论天下大事容易,但谁又能治愈当前的饥荒呢?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关注。他认为,谈论天下大事是容易的,但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却很少。作者在这里可能是在批评那些只会空谈理论而不注重实践的人。同时,他也在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希望能够为解决当前的饥荒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 拚却挂冠高蹈去,孰云林下果无人。
译文:抛开官职,高蹈而去,谁说山林中就没有人呢?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理想。他认为,真正的隐士应该是放下世俗的名利,高蹈而去。他在这里可能是在讽刺那些只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这些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清高,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理解隐士的生活。同时,他也在表达自己的理想——在山林中过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但他又反问了一句:“谁知?”这一句表明了他对于自己理想的坚定信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中一些人的无奈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