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雌见月可怜生,月落江昏过雁声。
不特题诗想夫婿,汉家多少玉关情。

【注释】

①“羁雌”:指被俘被役的妇女。②“生”:一作“惊”。③“过雁声”:雁过而鸣之声。④“玉关情”:指边塞思家之情。⑤“玉关”:指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一带,是古时通往西域的要道之一。⑥“戍妇”:驻守边疆的妇女。⑦“闻雁”:指看到大雁飞过而听到雁声。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被征去当兵的妻子,从月夜中听到丈夫出征雁声时的感怀。诗的前两句写妻子在月光下见雁而生情,后两句写她想到丈夫远征,思念家乡。

首句写“羁雌”见到月亮而生情。“羁雌”,即羁旅之女,这里指被迫服役的女兵。“生”,一作“惊”。

二句写雁过江面,发出悲凄声响,触动了妻子的哀思。这两句用比兴的手法,把“雁过江上”和妻子的思夫之情联系起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雁拟作“行人”来写,生动地表现了大雁南归的情景。“月落江昏”四字描写了一幅清冷幽寂的画面,使人产生一种愁苦凄凉的感觉。“过雁声”一句点出了题中的“雁”,又与前两句连成一片,使全篇浑然一体。

第三句写妻妇听到雁声之后,想到丈夫出征远去,不禁伤心流泪。“不特”二字写出了其夫不仅为征戍之人,而且还有玉关情深、思家之意,从而突出了征妇的思夫之情。

最后两句进一步抒发自己对丈夫征戍远去的深情厚意。“汉家多少玉关情”,既是对前两句的回应,又是对全诗的总结。诗人通过写征妇的思夫之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心。

整首诗以雁声、月色等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展现了征妇的悲愁与思念之情。同时,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